培訓方案

      紅色教育

      培訓咨詢

      電話:0311-80761606

      手機:13582612718
      王老師(微信同號)

      手機:13731188192
      張老師(微信同號)

      Q Q:84136144(王老師)

      郵件:84136144@qq.com


      培訓基地

      1、革命圣地西柏坡

      2、石家莊祥泰路66號

      紅色文化
      您現在的位置:西柏坡基地 ? 紅色文化

      萬水千山不忘來時路

      分享: 作者:

      “現在國家發展了,人民生活改善了,我們要飲水思源,不能忘記革命先輩、革命先烈,不能忘記革命老區的父老鄉親。”2019年5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西于都參觀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時動情地說。

      “不能忘記革命老區的父老鄉親”,是承諾,更是行動。

      河北阜平、福建古田、山西呂梁……習近平的考察足跡遍及多個革命老區。脫鞋上炕、嘮家常打糍粑……鏡頭記錄下習近平與老區群眾在一起的溫暖時刻。

      “我們永遠不能忘記自己是從哪里走來的”,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梳理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與老區人民在一起的親密瞬間,與你一起追尋來時路。


      河北阜平

      ——盤腿上炕同鄉親手拉手

      黨的十八大后僅一個多月,2012年12月29日,習近平冒著零下十幾攝氏度的嚴寒,驅車300多公里來到地處太行山深處的阜平縣看望慰問困難群眾,考察扶貧開發工作。

      阜平是革命老區,是當年晉察冀邊區政府所在地。阜平縣也是全國重點貧困縣。習近平對老區干部群眾十分掛念,元旦前特地來到這里看望。

      30日一大早,習近平來到地處深山的龍泉關鎮駱駝灣村,逐一走進困難群眾唐榮斌家、唐宗秀家看望,盤腿坐在炕上,同鄉親手拉手,詳細詢問他們一年下來有多少收入,糧食夠不夠吃,過冬的棉被有沒有,取暖的煤炭夠不夠,小孩上學遠不遠,看病方便不方便。


      唐榮斌回憶當時的場景:“總書記問我們平時吃什么,能不能吃飽。我說能,這不馬上要吃早飯了。老伴就把鍋蓋揭開了,總書記就下炕看,里面蒸著瓜、土豆、大米飯、白饃饃。他拿出一個土豆,掰了一塊放進嘴里,還讓其他干部都來嘗一嘗。”


      “革命老區和老區人民為中國革命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黨和人民永遠不會忘記。”習近平強調,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對困難群眾,我們要格外關注、格外關愛、格外關心,千方百計幫助他們排憂解難,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時刻放在心上,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千家萬戶。

      山東臨沂

      ——與“老支前”對話:“請你批評指正。”

      2013年11月24日至28日,習近平在山東考察。25日上午,他來到位于臨沂的華東革命烈士陵園,向革命烈士紀念塔敬獻花籃,參觀沂蒙精神展,聽取沂蒙地區革命戰爭歷史介紹,并會見了當地先進模范和當年支前模范后代代表。


      臨沂是革命老區,為中國革命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習近平深情地說,我一來到這里就想起了革命戰爭年代可歌可泣的崢嶸歲月。在沂蒙這片紅色土地上,誕生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兒女,沂蒙六姐妹、沂蒙母親、沂蒙紅嫂的事跡十分感人。沂蒙精神與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要不斷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揚光大。

      25日下午,習近平來到臨沭縣曹莊鎮朱村,觀看這個抗戰初期就建立黨組織的支前模范村村史展,了解革命老區群眾生產生活。在83歲的“老支前”王克昌家中,他挨個房間察看,并坐下來同一家人拉家常,關切詢問家里有幾畝地、搞柳編能掙多少錢、還有什么困難?


      習近平說,我們這一代、下一代都要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向前,讓老區人民生活得更幸福。喜歡看電視的老人插話:“總書記講話我天天聽。”習近平說:“請你批評指正。”

      聽老人說家里的生活有了改善,習近平很高興。他強調,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但我們不能忘記歷史,不能忘記那些為新中國誕生而浴血奮戰的烈士英雄,不能忘記為革命作出重大貢獻的老區人民。

      福建古田

      ——與老同志憶往昔、話傳統、嘮家常

      1929年12月28日至30日,福建古田,毛澤東在這里主持召開了著名的古田會議,探索出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光輝道路,新型人民軍隊由此走上了發展壯大的歷史征程。

      85年后,2014年10月31日,習近平專程來到福建省上杭縣古田鎮,出席正在這里召開的全軍政治工作會議。

      ……

      白墻青瓦的古田會議會址莊重古樸,“古田會議永放光芒”8個大字熠熠生輝。早在福建工作期間,習近平就先后7次來到這里,大力倡導和弘揚古田會議精神。

      習近平也一直牽掛著生活在這里的老區人民。每次來,他都要抽出時間看望慰問革命老前輩。這次,他又專門把10名老紅軍、軍烈屬和老地下黨員、老游擊隊員、老交通員、老接頭戶、老蘇區鄉干部代表請到會議駐地,與大家憶往昔、話傳統、嘮家常。


      “咱們又見面了,現在身體怎么樣啊……”習近平一走進會見廳,就緊緊拉著老同志的手,噓寒問暖,親如家人。

      再次見到那熟悉的笑容,又聽到那暖心的話語,老同志們感到非常親切、非常激動。98歲的老紅軍謝畢真發自內心地說:“現在黨中央的政策很得民心,老百姓都很擁護。大家都鉚著勁要實現中國夢,相信日子一定會越過越好!”

      “我父親原名叫郭上賓,為了革命事業,改名郭滴人,就是要把自己的點點滴滴都獻給人民。”82歲的郭壯友是閩西蘇區創始人之一郭滴人之子,他越講越激動,站起來說道:“作為烈士后代,我一定要把父親對黨和人民無限忠誠的信念傳下去!”

      聽了郭壯友的話,習近平連連點頭,充滿感情地說:“長征出發時,紅軍隊伍中有兩萬多閩西兒女。擔任中央紅軍總后衛的紅34師,6000多人主要是閩西子弟,湘江一戰幾乎全師犧牲。”他語重心長叮囑在座的軍地領導,要永遠銘記老區人民為革命作出的貢獻,永遠不要忘記老區,永遠不要忘記老區人民。

      中午12時,習近平走進餐廳,同11位部隊基層干部和英模代表圍坐在一起,紅米飯,南瓜湯,大家津津有味吃起了“紅軍飯”。

      “大家隨便一點,自己動手吧。”習近平不時為身邊的基層代表夾菜。


      習近平同大家邊吃邊談,回顧老紅軍艱苦卓絕的戰斗歲月。習近平語重心長叮囑大家,青年一代是黨和軍隊的未來和希望,革命事業靠你們接續奮斗,優良傳統靠你們繼承發揚。軍隊政治工作要大家一起來做,基層做好工作是重要環節。要帶頭學傳統、愛傳統、講傳統,帶動部隊官兵傳承好紅色基因、保持老紅軍本色。

      陜西延安

      ——給鄉親們送上自己采辦的年貨

      延安市延川縣是革命老區縣,梁家河村位于延川縣文安驛鎮東南5公里處的大山溝里。1969年1月,不滿16歲的習近平從北京來到梁家河村插隊落戶,后來擔任大隊黨支部書記,在這里勞動生活了7年,同鄉親們打成一片、結下了深厚感情。

      2015年2月13日一大早,習近平從北京乘飛機一到延安,就轉乘汽車前往延川縣文安驛鎮梁家河村看望村民,并給鄉親們送上他自己出錢采辦的年貨。

      從村口到村里長長的路上,習近平同鄉親們邊走邊聊。他來到插隊時的房東劉金蓮、呂侯生家,同他們憶往事、話家常,他到梁家河村第一晚住的窯洞里仍然保留著原樣。劉金蓮回憶起她嫁到這個村時習近平等北京知青鬧洞房的情景,說年輕時習近平就很平易近人。村民呂侯生是習近平在梁家河村的第二個房東,后因腿疾失去行走能力,當時擔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專門把他接到福州就醫,由于病情嚴重,腿最終沒能保住,裝上了假肢。一見面,習近平就詢問他假肢好使不好使,生活過得怎么樣,囑咐他保重身體。

      聽說總書記來了,村民們十分激動,紛紛趕到村委會小廣場,圍攏到總書記身邊,爭著向總書記問好。習近平同他們一一握手、親切交談,并同每一家合影留念。他深情地對大家說,我邁出人生第一步就來到梁家河,7年時間里,梁家河父老鄉親給了我無數關愛,使我受益終生。我永遠不會忘記梁家河,永遠不會忘記父老鄉親,永遠不會忘記老區人民。


      習近平此次到延安,一個重要目的是對革命老區脫貧致富進行調研。13日下午5時,他在中國延安干部學院主持召開陜甘寧革命老區脫貧致富座談會。

      在聽取大家發言后,習近平發表了重要講話。他指出,革命老區是黨和人民軍隊的根,我們永遠不能忘記自己是從哪里走來的,永遠都要從革命的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老區和老區人民為我們黨領導的中國革命作出了重大犧牲和貢獻,我們要永遠珍惜、永遠銘記。

      貴州遵義

      ——“要給大家好好講,告訴大家我們黨是怎么走過來的。”

      2015年6月16日至18日,習近平來到貴州省遵義等地,深入農村、企業、學校、園區、紅色教育基地,就做好扶貧開發工作、謀劃好“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進行調研考察。

      遵義市鳳凰山南麓的紅軍山烈士陵園,集中安葬著一批紅軍烈士。16日上午,習近平從北京乘專機一到遵義新舟機場,就驅車來到這里,向紅軍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肅立鞠躬,緩步繞行瞻仰,表達對烈士們的崇敬之情。

      當天下午,習近平參觀了遵義會議會址和遵義會議陳列館。


      習近平來到遵義會議陳列館序廳,走到20位遵義會議參會人員群雕前。在一張張圖片圖表和一個個實物模型、模擬場景前,習近平不時駐足停留,了解有關情況,“烏江渡口還是原貌嗎?”“遵義原來有沒有革命活動?”……看完3分鐘的“四渡赤水”多媒體演示片,習近平說:“毛主席用兵如神!真是運動戰的典范。”看到總書記,正在參觀的群眾紛紛圍了上來,習近平同大家熱情握手。臨別時,習近平對講解員說:“你講得很好。要給大家好好講,告訴大家我們黨是怎么走過來的。”

      之后,習近平乘車來到遵義縣楓香鎮花茂村考察。


      花茂村過去是貧困村,原來的村名叫“荒茅田”。這些年,脫貧致富成效顯著,改名為“花茂”,寓花繁葉茂之意。

      在經營農家樂的村民王治強家中,習近平進房間、看院落,同村民們圍坐在一起親切交談。大家高興地訴說黨的富民政策好,日子越過越開心。習近平指出,黨中央十分關心廣大農民特別是農村貧困人口,制定了一系列方針政策促進農村發展。黨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鄉親們是笑還是哭。如果鄉親們笑,這就是好政策,要堅持;如果有人哭,說明政策還要完善和調整。好日子是干出來的,貧困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心、有決心,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江西井岡山

      ——和村民一起打糍粑

      “井岡山是革命的山、戰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榮的山”。

      2016年2月1日下午,習近平從北京乘飛機抵達江西省吉安市,然后乘車到達井岡山。一路上,他聽取江西有關工作匯報,詢問革命老區發展情況,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定要讓為人民共和國誕生作出重要貢獻的革命老區發展得更好。

      2日上午,習近平瞻仰了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在紀念堂吊唁大廳,他向革命烈士敬獻花籃并三鞠躬。

      離開烈士陵園,習近平來到井岡山八角樓革命舊址群。他視察楓石、中共湘贛邊界第一次代表大會舊址,在八角樓先后參觀毛澤東同志住室、朱德同志住室和士兵委員會舊址。習近平一邊聽講解,一邊詢問有關細節。

      在舊址群慎德書屋,習近平看望了6位革命烈士后代和先進人物代表,其中兩位全國道德模范龔全珍、毛秉華分別是93歲、87歲的耄耋老人。習近平同大家一一握手,坐在一起親切交談,了解他們的家庭、生活情況,向他們并通過他們向全國老革命、老紅軍和各方面先進模范人物表示慰問。


      之后,習近平又乘車沿著崎嶇山路來到井岡山市茅坪鄉神山村。習近平視察村黨支部,了解村級組織建設和精準扶貧情況。他一邊看規劃、看簿冊、看記錄,一邊詳細詢問。得知這些年村里不斷發生著可喜變化,習近平很高興,希望村里一班人繼續努力,團結帶領鄉親們把村里的事辦好。

      在紅軍烈士后代左秀發家中,習近平對一家人立足本地資源、依靠竹木加工增收脫貧的做法給予肯定,祝他們生產的竹筒暢銷。

      在貧困戶張成德家中,習近平一間一間屋子察看,坐下來同夫婦倆算收入支出賬,問家里種了什么、養了什么,吃穿住行還有什么困難和需求。老鄉端上熱氣騰騰的米果請總書記品嘗。女主人說,總書記給全國人民當家當得好,老百姓感到很幸福。習近平回應她說,我們國家是人民當家作主,包括我在內,所有領導干部都是人民勤務員。

      在村里,家家都忙著準備年貨,習近平每到一處,都向鄉親們問好。看到一家正在打糍粑,習近平饒有興致參與打了起來。習近平還給貧困戶送去年貨,給孩子們送去書包,祝家家都把年過好。


      總書記到村里的消息迅速傳開,村民們聚集到村口,齊聲向總書記問好。習近平同鄉親們握手,向鄉親們拜年。他對鄉親們說,我們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將繼續大力支持老區發展,讓鄉親們日子越過越好。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

      安徽金寨

      ——“老區人民對黨無限忠誠、無比熱愛。”

      從北京坐飛機到合肥1個半小時;

      從合肥坐汽車到金寨1個半小時;

      進山來到花石鄉大灣村再用1個多小時……

      習近平就是要了解農村脫貧特別是革命老區扶貧的真實情況。

      2016年4月24日上午,習近平從北京到合肥一下飛機,就驅車1個半小時來到金寨縣。

      位于大別山區的六安市金寨縣,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軍隊的重要發源地。

      習近平來到金寨縣紅軍廣場,向革命烈士紀念塔敬獻花籃,瞻仰金寨縣紅軍紀念堂,參觀金寨縣革命博物館。習近平深情地說,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回想過去的烽火歲月,金寨人民以大無畏的犧牲精神,為中國革命事業建立了彪炳史冊的功勛,我們要沿著革命前輩的足跡繼續前行,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

      24日下午,習近平來到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考察脫貧工作。

      走進村民陳澤平家兩間簡陋的房子,總書記仔細察看,詢問家里的情況。身體還好嗎?這個季節屋里還有點冷吧?家里種幾畝地?種的茶葉幾年能收獲?養了幾頭豬?豬肉價格還可以吧?總書記問得十分細致。看到床邊堆著幾包稻谷,總書記說,這里又住人又是倉庫啊,并問陳澤平,存的糧食夠吃多長時間。總書記還指著屋頂說:“這里拉的電線可有點亂啊。”村干部遞上《建檔立卡貧困戶基本情況調查表》。“移民直補”“公益林補貼”“計生獎”“勞務收入”……總書記一邊念著表格上的項目,一邊向陳澤平了解貧困戶搬遷等支出和補貼情況,問他愿不愿意搬遷到山下去。陳澤平回答說:“黨的這個政策好,我歡迎。”

      總書記一連走進大灣村5戶農家,聽取村民對實施光伏發電扶貧項目、種植茶葉、發展養殖業以及移民搬遷等的想法,了解省市縣開展扶貧工作的具體做法和取得的成效。習近平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懷著對人民的熱愛、按照黨中央提出的精準扶貧要求,打好脫貧攻堅戰,讓老區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生活。

      習近平對大灣村的鄉親們說,在地方工作時,我一直抓老區建設,同老區很有感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特別是不能忘了老區。無論是革命戰爭年代還是改革開放新時期,老區人民為黨和國家作出了巨大貢獻。老區人民對黨無限忠誠、無比熱愛。老區精神積淀著紅色基因。在今天奔小康的路上,老區人民同樣展現出了強烈的奉獻奮斗精神。經過數十年發展,老區建設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是,放在全國范圍內橫向比較還有不小差距。黨中央高度重視老少邊窮地區尤其是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的扶貧工作,要通過實施精準扶貧,確保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是過硬的。

      山西呂梁

      ——同老戰士們親切交談

      位于呂梁山區的呂梁市興縣,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是晉綏邊區首府所在地和八路軍一二〇師主戰場之一。

      2017年6月21日上午,習近平從北京到呂梁一下飛機,就驅車近兩個小時來到興縣蔡家崖村,向晉綏邊區革命烈士敬獻花籃,瞻仰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參觀晉綏邊區政府、晉綏軍區司令部舊址。

      在晉綏軍區司令部舊址,總書記同當年在晉綏邊區參加對敵斗爭的老戰士們親切交談。習近平說,呂梁我是第一次來,我心里一直向往著晉綏根據地。今天,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正在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我們一定不能忘記為革命成功拋頭顱、灑熱血的前輩們,不能忘記為抵抗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為建立新中國、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作出貢獻的老同志們。

      老區人民生活怎么樣?老區脫貧攻堅工作怎么樣?習近平十分關心。21日下午,他驅車1個多小時,來到忻州市岢嵐縣趙家洼村考察。

      趙家洼村是呂梁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深度貧困村。習近平到特困戶劉福有、曹六仁、王三女家中看望。每到一戶,他都仔細察看生活設施,詢問家庭人員構成及基本情況,同主人一起算收入支出賬,詳細了解致貧原因和扶貧措施落實成效。

      隨后,習近平察看了作為全村唯一生產生活水源的淺層滲水井,蹲到玉米地邊揭開間作紅蕓豆所用薄膜了解抗旱保墑措施,前往駐村扶貧工作隊辦公地看望縣里派駐的扶貧工作隊員。

      從趙家洼村出來,習近平又來到一處已經建設好的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宋家溝新村。這里與山溝溝里的舊村莊形成了鮮明對比。看著干凈整潔的村容村貌和村民們家中良好的生活條件,習近平十分高興。他對村民們說,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現在黨中央就是要帶領大家一心一意脫貧致富,讓人民生活越過越好。芝麻開花節節高。請鄉親們同黨中央一起,擼起袖子加油干!

      江西于都

      ——“記住他們,最重要的就是不忘初心”

      85年前,86000多人腳穿草鞋,夜渡滔滔于都河,開始了萬里長征,用生命繪就了改變中國前途命運的史詩。

      85年后,習近平總書記在紅軍出發紀念館會見了幾位耄耋老人——于都縣的紅軍后代、革命烈士家屬代表。

      ……

      “我11年前來過贛南,一直還想來看一看,看看老區鄉親們生活改善怎么樣,脫貧攻堅進展如何。更重要的是,于都是什么地方啊?這里是中央蘇區,是紅軍長征集結出發地。”

      2019年5月20日下午,習近平來到江西省于都縣,瞻仰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碑,察看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舊址原于都縣城東門渡口,參觀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

      在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一層,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會見了于都縣的紅軍后代、革命烈士家屬代表。

      張復信,父親一輩有8人參加紅軍,全部犧牲;段桂秀,丈夫王金長1932年參加紅軍,1934年犧牲;李燦美,紅軍戰士李晉錄的遺腹子……

      習近平同大家一一握手,詢問他們身體如何、生活上還有什么困難。

      望著幾位老人,習近平動情地說:“你們的前輩都犧牲了,我們要記住他們。記住他們,最重要的就是不忘初心,繼續高舉這面革命的旗幟向前走,將來我們的后代也要繼續往前走,奮力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他特別叮囑大家:“現在國家發展了,人民生活好了,一定要飲水思源,不要忘了革命先烈,不要忘了中央蘇區的老百姓們。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關心照顧好為中國革命作出貢獻的老紅軍、老同志以及紅軍后代、革命烈士家屬。”

      20日下午,習近平來到梓山鎮潭頭村,察看村容村貌。紅軍烈士后代、退伍軍人孫觀發看到總書記來了,率一家老小熱情邀請總書記到家里做客。蘇區時期,贛南兒女參軍參戰的有近100萬人,占當時當地人口的三分之一,僅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10萬人。孫觀發的父親,就是10萬英烈中的一員。

      在孫觀發家,習近平從前廳走到后院,從廚房走到臥室,看到廚房里有米有油,衛生間也很干凈,連聲說“好”。

      圍坐在客廳里,習近平同孫觀發一家和當地鎮、村干部拉起了家常。習近平說:“我這次來江西,是來看望蘇區的父老鄉親,看看鄉親們的生活有沒有改善,老區能不能如期脫貧摘帽。”孫觀發告訴總書記,前些年,因妻子患病欠下了不少債務。在村里的幫助下,如今已經實現了脫貧,去年全家收入達到7萬多元。“感謝黨中央、感謝總書記,現在蘇區老百姓過上了好日子。”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爭相向總書記報喜:潭頭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09戶,這些年全都參與了蔬菜產業發展,村里還建了個就業扶貧車間,去年底包括孫觀發在內的95戶已經脫貧。

      聽了大家的話,習近平不住地點頭。他強調,各地區各部門要再加把勁,確保老區如期脫貧摘帽。

      “到他們這一代長大的時候,就是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候。”總書記指著孫觀發的一對孫兒孫女,笑著說,“只要跟著共產黨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一定能實現,好日子還在后頭呢!”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任佳暉整理 資料來源:人民日報、人民網、新華網、“新華視點”微博等)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課程咨詢

      • 王老師

        掃碼微信定制課程

      • 0311-80761606
      • 13582612718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日批日出水久久亚洲精品tv| 欧美精品xxxxbbbb| 国产精品成熟老女人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精品|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 2021最新国产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奇米| 一本大道无码日韩精品影视| 91国内揄拍国内精品情侣对白|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天堂成人片?V在线播放| 国产福利精品视频自拍|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免费 | 国产精品一区三区| 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豆芽| 无码8090精品久久一区| 好湿好大硬得深一点动态图91精品福利一区二区| 99re6这里有精品热视频| 青青青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13p| 男女男精品网站免费观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软件 |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青草 |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在线看不卡| 国产精品热久久无码av|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麻豆精品久久精品色综合| 国产精品一在线观看| 91麻豆精品视频| 99国产精品无码| 99久久精品费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乱码高清在线观看 | 午夜在线视频91精品|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