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Q:84136144(王老師)
郵件:84136144@qq.com
培訓基地
1、革命圣地西柏坡
2、石家莊祥泰路66號
圖為河北衡中百名學子在西柏坡五大塑像前合影留念。
繼7月28日首期圓夢之旅活動成功舉辦之后,8月10日,由河北新聞網承辦的“河北衡中百名學子暑期圓夢之旅系列活動”再次走進革命圣地西柏坡,兩期活動共吸引了來自河北衡水中學、衡水第一中學、衡水中學實驗學校的300余名學生和家長參加。通過唱國歌、唱校歌、敬獻花籃、參觀西柏坡紀念館、慰問老戰士、老黨員、聆聽紅色故事等多種活動形式,增強了同學們的愛國情懷,激發了愛國熱情。
當日8時30分,同學們在西柏坡紀念廣場整齊列隊,面向五大書記塑像敬獻花籃、齊唱國歌和校歌。
圖為學生代表宋姝璇在儀式上發言。
宋姝璇作為學生代表,帶著眾多同學的心聲,發表精彩的演講。她說:“長途跋涉阻擋不了前進的腳步,我們懷著無限的崇敬和向往,來到革命圣地西柏坡,感受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雄才大略,接受革命傳統的再教育。社會實踐活動是引導我們樹立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良好形式和載體,身處偉大時代的我們更應揚起嶄新的風帆,奮發圖強,努力學習,為建設美麗富強的新中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圖為家長代表吳艷霞在儀式上發言。
家長代表吳艷霞認為,孩子們來到西柏坡,一定要了解這里的歷史淵源,發掘革命圣地的紅色內涵,去感受和領悟西柏坡精神,這樣才真正不虛此行。來到西柏坡,看到的不僅是青山綠水,更是回溯歷史,去探索新中國是怎樣從這里走來,去感受趕考路上共產黨人的精神風骨。
圖為同學們在西柏坡舊址參觀。
隨后,大家走進西柏坡紀念館、中共中央舊址,伴隨講解員莊重而詳細的講解,參觀了五大書記舊居、中央軍委舊址、中央政策研究室舊址等地,進行了一場厚重、深遠的歷史教育和紅色洗禮。從一件件陳舊、簡陋的生產生活實物體會革命先輩們為國為民、同舟共濟的艱苦歲月,從一幅幅作戰地圖、一個個戰爭實景展館、一張張革命將領照片和一件件革命文物,感受到老一輩革命家氣勢磅礴的革命精神。
圖為同學們在西柏坡紀念館參觀。
同學們嚴整隊伍、肅靜觀看、仔細聆聽,保持對革命圣地的敬重,時而拿筆記錄、時而合影留念,紛紛表示獲益頗豐,也為西柏坡增添了一縷靚麗的青春色彩。
圖為閆青海老人在為同學們講述西柏坡紅色故事。
西柏坡村的閆青海和閆明權兩位老人是新中國成立的親歷者,也是西柏坡的建設者,更是西柏坡精神的堅定推動者。
活動期間,衡中學子、家長和志愿者帶著慰問品來到兩位老人家里,表達了衡中學子的一份敬意。兩位老人帶大家參觀了西柏坡村,西柏坡豐碑林和崗南水庫,與同學們一起席地而坐講述自己與西柏坡的故事,同學們圍攏在老人周圍認真聆聽西柏坡的紅色歷史和真實事跡,感悟革命年代的艱難困苦,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
圖為閆明權老人在講述西柏坡村的建設情況。
活動發起者范女士介紹說,舉辦此次活動的初衷旨在引導學生重溫革命歷史,進一步了解革命先輩為民族獨立與解放英勇奮斗的精神,從而激發愛國熱情;通過學習和踐行西柏坡精神,追求卓越、艱苦創業,進而鼓勵學生樹立青春夢想,懂得在實現自己的夢想過程中,像革命先輩一樣勇往直前,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通過慰問老黨員、老戰士,聆聽老革命者講述紅色歷史等實踐活動,發揚敬老敬老精神,彰顯新時代衡中學子的擔當與風采。
同學們在排隊進入西柏坡紀念館。
“周圍同學對革命圣地西柏坡一直非常向往,通過與大家的交流分享,收集了一些關于西柏坡的文獻資料,也了解到一些相關革命事跡,讓我們應該珍惜當下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衡水中學高二學生李一凡表示,今天來到這里,實現了心中的一個愿望,希望以后可以有更多機會來參觀、學習,發揚革命先輩的“趕考”精神,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新長征路,為中華民族之崛起而奮發努力。
圖為整齊列隊的衡中學子。
據悉,本次活動自啟動以來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吸引了來自石家莊、唐山、滄州、衡水等地的學生和家長參與,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引發了省內外眾多主流媒體的廣泛關注。
圖為同學們在西柏坡紀念館仔細聆聽講解員的講解。
圖為同學們在看望慰問閆明權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