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Q:84136144(王老師)
郵件:84136144@qq.com
培訓基地
1、革命圣地西柏坡
2、石家莊祥泰路66號
在太行山東麓的滹沱河畔,一座青瓦土墻的村落靜靜訴說著中國革命的壯麗篇章。西柏坡,這個被稱為 "新中國從這里走來" 的地方,不僅是中共中央舊址所在地,更是 "兩個務必" 精神的發源地。當青春與歷史在此相遇,一場跨越時空的精神對話悄然展開。
走進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時光仿佛定格在 1948 年的春天。毛澤東舊居里那張斑駁的辦公桌,見證了 300 多個日夜的運籌帷幄。在這里,毛澤東寫下《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新年獻詞,指揮著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的百萬雄師。七屆二中全會會址的土坯房里,60多 位代表圍坐在長凳上,聆聽著 "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 的諄諄告誡。當指尖輕觸那些粗陶水杯,歷史的厚重感撲面而來,"謙虛謹慎、艱苦奮斗" 的精神基因,已深深融入這片土地。
西柏坡紅色教育基地學員的到來打破沕沕水紅色水電站的寂靜。這座由朱德總司令親自選址的 "紅色心臟",創造了我黨我軍歷史上第一座水力發電廠。在紀念館里,泛黃的日文技術資料、拼接而成的舊電線、犧牲同志的名單,無聲訴說著創業的艱辛。最震撼的是那臺德國西門子發電機,它曾被敵機轟炸、山路顛簸,最終在軍民合力下運抵工地。這正是 "敢于斗爭、敢于勝利" 的生動注腳。
從土坯房到現代化展館,從油燈下的會議到數字化教學,西柏坡始終煥發著時代光芒。在這里,歷史不是教科書上的鉛字,而是觸摸得到的溫度;精神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融入血脈的傳承。當我們站在新時代的起點回望,那些在西柏坡點燃的精神火炬,依然照亮著我們前行的道路。這既是對歷史的告慰,更是對未來的召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