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Q:84136144(王老師)
郵件:84136144@qq.com
培訓基地
1、革命圣地西柏坡
2、石家莊祥泰路66號
七月的太行山滿目蒼翠,某機關三十余名黨員干部踏上這片承載著共和國初心的土地。廣場上,"新中國從這里走來"的鎏金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仿佛訴說著那段改天換地的崢嶸歲月。大家整齊列隊,聆聽講解員講述中共中央在這里指揮三大戰役的驚心動魄,近距離感受老一輩革命家"兩個務必"的思想光芒。
一、舊址尋根悟初心
中共中央舊址的青磚灰瓦間,歷史觸手可及。在毛澤東同志舊居的窗欞前,斑駁的煤油燈盞讓參觀者駐足沉思。講解員細致還原了毛主席徹夜批閱戰報的場景:三大戰役期間,這個不足十平方米的房間發出的359封電報,指揮著百萬雄師決勝千里。作戰室里懸掛的軍事地圖已褪色泛黃,但上面密布的紅色箭頭依然彰顯著運籌帷幄的雄才大略。黨員干部們輕撫著軍委作戰室的老舊桌椅,仿佛觸摸到了解放戰爭跳動的脈搏。
二、精神豐碑照征程
七屆二中全會會址的木制長凳整齊排列,會場正中的黨旗鮮艷如初。在這里,講解員重點解讀了"兩個務必"的時代價值。當聽到毛澤東同志提出"奪取全國勝利只是萬里長征走完第一步"的論述時,年輕黨員小張在筆記本上鄭重寫下:"趕考永遠在路上"。紀念館內,三大戰役的電子沙盤與泛黃的電報稿形成鮮明對比,多媒體技術將歷史場景生動再現,使參觀者深切體會到革命智慧與現代科技的時空對話。
三、薪火相傳擔使命
在西柏坡紅色教育基地的宣誓廣場,全體黨員面對黨旗重溫入黨誓詞。鏗鏘誓言回蕩在群山之間,與72年前進駐北平前的錚錚誓言遙相呼應。座談會上,駐村第一書記老李動情地說:"這里的土炕木桌告訴我,作風建設永遠沒有休止符。"年輕干部小王則從電報墻前獲得啟示:"要像前輩們處理軍情急電那樣,提升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效率。"
返程大巴啟動時,夕陽為西柏坡鍍上金邊。黨員干部們的筆記本里記滿了感悟,手機相冊中留存著歷史影像,更重要的是心中鐫刻了永恒的"趕考"命題。這片紅色熱土給予的不僅是歷史教育,更是面向未來的精神導航。當我們把西柏坡的泥土裝入特制紀念封時,也把"兩個務必"的清醒堅定裝進了心田,誓將紅色基因轉化為服務人民的實際行動,在新時代的考卷上續寫輝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