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Q:84136144(王老師)
郵件:84136144@qq.com
培訓基地
1、革命圣地西柏坡
2、石家莊祥泰路66號
作為中國獨特而先進的文化形式,紅色文化教育是黨帶領人民在長期探索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中形成的文化精華,其具有的教化、引導、激勵等功能在思想道德建設中有著獨特作用。特別是新時代道德教育面臨著價值認識偏差、教育形式缺乏創新、教育資源缺乏深化等問題,如何精準地開展紅色文化教育。
紅色文化教育具有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屬性,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在反對外來侵略、實現民族獨立、國家富強的歷史實踐中不斷形成的精神品質。紅色文化的“紅色”基因具有黨和人民賦予的合法性,也就決定了紅色文化的德育功能實現帶有政治色彩和政治屬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
利用好紅色文化這一資源寶庫,就要發揮其強大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黨中央一向重視思想道德建設,利用好紅色文化對黨員和人民開展思想道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做法。長期以來,黨和人民群眾始終保持著血肉聯系,留下了許多真摯感人的事例和可歌可泣的故事,是教育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重要素材,成為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取得輝煌成就的彌足珍貴經驗。
同樣作為積極進取、昂揚向上的紅色文化,在價值取向上和中國傳統文化有保持著內在的一致性,都具有強烈的激勵功能。紅色文化的德育功能中往往表達出催人奮進的精神內涵。國家的復興和民族的興盛都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蘊支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具有強大凝聚力的文化為基礎,因此,著力弘揚紅色文化,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持續奮進的精神動力有著重要現實意義。
從教育意義上講,紅色景點、紅色紀念館、紅色標志物等資源就是生動的現場課堂,蘊含著深厚的政治智慧和道德養分。可以說,紅色文化德育功能的實現主要依靠紅色資源開發和利用,內容豐富、材料詳實、挖掘深入的紅色文化更能打動受教育者,有著更加良好的教育效果。從紅色資源開發利用角度看,針對紅色文化的德育功能實現的問題,要進一步有效整合紅色資源。
互聯網時代,人們的活動空間轉移到了網絡上,尤其是年輕人已經形成了在網絡上活動、工作和學習的習慣,所以紅色文化要實現其道德育人價值,應利用好網絡平臺的這個工具。在搭建紅色文化網絡平臺時,要摒棄這種傳統路徑,堅持以受眾為導向,以德育教育為目的,采取受眾樂于接受的視圖界面,創新表達方式,如上傳紅色動畫、熱播金曲、大眾喜愛影視劇等,可以在網絡平臺上適度開展紅色歷史知識競答、紅色教育故事動漫小視頻制作活動、紅色歌曲挑戰賽等吸引更多人參與活動中來。還可以設置討論專欄,激發不同群體對一些生動有教育意義的歷史細節、記載不詳的感人紅色故事、可歌可泣的歷史事件等進行討論,引導網民查閱資料、謹慎求證,消除一些錯誤、消極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