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Q:84136144(王老師)
郵件:84136144@qq.com
培訓基地
1、革命圣地西柏坡
2、石家莊祥泰路66號
西柏坡,毛澤東和黨中央進入北平、解放全中國的最后一個農村指揮所。1949年3月23日,毛澤東同劉少奇、朱德、周恩來、任弼時率領中共中央機關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離開西柏坡,踏上進京趕考的新征程。對此,毛澤東說,黨中央進北平,這是樁大事,意義十分重大,一定要計劃和組織好。
精心謀劃,選址香山
在1948年9月黨的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毛澤東就透露出要和平解放北平和定都北平的心愿。1949年1月,隨著北平實現和平解放,中共中央進駐北平的工作被提上日程。1月中旬,中央先后派李克農和范離去北平選地。經過前期充分的勘察,認為中共中央暫時不宜遷到北平城里。因為,北平在解放前既是國民黨統治華北的軍事政治中心,又是國民黨特務的活動中心。盡管實現了和平解放,但隱藏在北平的國民黨特務們卻偷偷部署了幾十個潛伏組。而且,當時的青島、長山列島還未解放,以青島機場為基地的敵空軍,對北平構成極大的威脅。同時也考慮到北平城里房屋緊張,很難一下子容納中央機關這么多人。
圖:香山雙清別墅
所以,中共中央就把目光投向距北平城約20公里的香山。這里離城里不遠不近,兼具了城市鄉村的特點,是中國共產黨完成從農村向城市過渡的理想場所。同時,香山與西山相連,林木繁茂,環境幽靜,又適合辦公。其最高峰“鬼見愁”557米的海拔高度,非常適合警衛部隊安排防空部署。中央確定先駐香山后,即從四野吳烈師部派一個師進駐香山,并在“鬼見愁”建立了一個高射炮基地。更為理想的是,香山房屋數量較多,利于安置。慈幼院有一批現成的房屋可以利用,只要遷動一家,將房舍略加修繕,便可供中央機關5000多人使用。雙清別墅也可供毛澤東臨時居住。2月3日,為確保駐地選址萬無一失,中共中央再次派李克農一行14人趕赴北平,進行全面調查。待所有問題都落實以后,2月8日,李克農致信楊尚昆:“昨日(7日)與平警備司令程子華去香山一帶看過住址,已決定駐該地。”即確定了香山為中共中央、解放軍總部駐地。為了保密,對外稱“勞動大學”。駐地確定后,中共中央還專門成立了西柏坡轉移委員會。周恩來親自主管,楊尚昆和曾山負責具體事務,在北平打前站的李克農負全責。
與此同時,在未來首都選址問題上,毛澤東也十分注意傾聽來自各方的意見。1949年2月,毛澤東向前來準備出席七屆二中全會的王稼祥征求意見。王稼祥從國際形勢和國內戰略出發,分析了定都北平的原因。正所謂“天下智謀之士所見略同耳”。在廣泛征求意見和深思熟慮的基礎上,毛澤東在七屆二中全會上向全黨宣告新中國將定都北平。3月17日中央做出決定:中央機關于23日啟程,開赴北平。
趕考路上不忘初心
圖: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同志從西柏坡到達北平路線圖
赴京途中,“安全”問題不容忽視。3月21日,以葉劍英為首,聶榮臻、程子華、劉亞樓、李克農5人組成的迎接中央遷平組織委員會成立,并對中共中央遷平的沿途警衛、對空警戒、閱兵及城市慶祝等作了嚴密的部署。
3月23日臨行前,毛澤東興奮地對周恩來說:“今天是進京的日子,進京趕考去!”周恩來笑著說:“我們應當都能考試及格,不要退回來。”毛澤東說:“退回去就失敗了。我們決不當李自成,我們都希望考個好成績。”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這大概就是毛澤東為何對李自成這面史鏡念念不忘的緣故。
3月24日,毛澤東在保定聽取冀中區黨委領導同志的工作匯報一直持續到下午3點,這時有人報告:現在滿街都是圍觀的群眾,他們渴望能見到毛主席和中央首長。區黨委書記林鐵和負責保衛的同志擔心情況復雜,會發生事故,就提出是否要凈街。毛澤東對凈街、驅趕群眾這一套封建官員和國民黨軍閥的傳統做法很不贊成。“凈街?凈街干什么!看一看死不了人嘛。”辦事周到干練的周恩來和負責保衛的同志們商量后提出讓毛澤東改乘第四輛車,這樣可以分散群眾的注意力。這時區黨委機關大院外面已是萬人攢動,群眾多么希望見到自己的領袖啊!群眾歡呼雀躍,車隊在數萬人的注目下緩緩地駛出保定。這種折中的方法,使毛澤東甚為高興。他身為中共中央的最高領導,完全沒有高踞于人民群眾之上的想法。這恰恰正是毛澤東置身于人民群眾之中如魚得水的偉大之處。
“進京趕考”河北的最后一站是涿縣,它是東漢末年劉備、關羽和張飛“桃園三結義”的地方。3月24日夜宿涿縣時,毛澤東曾饒有興趣地和衛士們講起《三國演義》中的劉備,并語重心長地告誡大家:歷史上的教訓應當注意呢!我們進了北平,絕不做李自成,將來也絕不可以學劉備。干革命絕不可以感情用事,無論做什么工作,只要是為了黨的事業和人民的事業,我們每個同志都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但如果是為了個人的私利和親戚朋友、為了自己的小家庭和老戰友、老同學以及小團體的私利,我們每個人是萬萬不可以感情用事的。
中共中央進北平是樁大事,各方都預想應該舉行一場盛大的入城儀式。在涿縣,當葉劍英把這個想法匯報給毛澤東時,毛澤東認為沒有必要,“我們進城,干萬不要驚動老百姓,聲勢不要搞得太大。我們進入北平,不用宣傳全世界也都知道,不必花銀子搞儀式。”
從西柏坡出發時,毛澤東提出“我們決不當李自成”。到涿縣時,毛澤東又提出我們“絕不可學劉備”,并拒絕搞盛大入城式,就是讓大家認真汲取歷史上的教訓,艱苦樸素,不忘初心,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保持黨的旺盛生命力。
機場閱兵 萬眾云集
圖:1949年3月25日,毛澤東在北平西苑機場檢閱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部隊
3月25日凌晨2點半,毛澤東一行乘火車直達北平清華園火車站;清晨6時許,入頤和園休息。下午3時半,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同志乘汽車前往西苑機場,檢閱中國人民解放軍駐平部隊。受閱部隊由第四野戰軍的3個步兵團、一個摩托化團、兩個炮兵團、一個坦克營組成。第四野戰軍參謀長劉亞樓任閱兵總指揮。為做到萬無一失,受閱部隊廣大指戰員們整夜未眠,進行動員、檢查著裝、軍容。5時,毛澤東、朱德等中央領導人在軍樂聲與歡呼聲中入場,同工、農、青、婦、黨、政、軍各界代表與各民主人士一千多人見面。當50門六〇炮同時發出照明彈時,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林伯渠等開始乘車檢閱部隊。受閱部隊容裝整齊,精神百倍。車隊所到之處,“毛主席萬歲!朱總司令萬歲!”的歡呼聲排山倒海。一面面戰旗迎風飄揚,成排的高射炮、榴彈炮、重炮、摩托化步兵,顯示出我人民解放軍的雄偉英姿。
毛澤東乘坐的吉普車行進到“塔山英雄團”時,劉亞樓向毛澤東匯報了這個團在塔山保衛戰中的英雄事跡,毛澤東舉起手向這些英勇的戰士們深深敬軍禮,樂隊奏起“你是燈塔,照耀著黎明前的海洋”的樂曲,表達了廣大戰士和全國人民共同的心聲。
閱兵完畢,中央首長在葉劍英的陪同下乘車前往香山。路上毛澤東高興地向警衛人員說:“從現在起就可以向全中國、全世界宣布: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已經進駐北平。”當晚新華社向全國播發了毛澤東和黨中央勝利到達北平的消息。
自此,一個嶄新的中國如東方朝陽即將噴薄而出。
(文章來源:河北黨史)
趕
考路上,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