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Q:84136144(王老師)
郵件:84136144@qq.com
培訓基地
1、革命圣地西柏坡
2、石家莊祥泰路66號
2025年6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組織黨員干部赴革命圣地西柏坡開展紅色教育專題培訓。在西柏坡干部培訓學院的精心安排下,學員們先后走進西柏坡、北莊、李家莊、正定等教學點,通過實地研學、情景教學、故事分享等形式,深刻感悟"新中國從這里走來"的精神內涵。
在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學員們駐足于毛澤東同志舊居前。1949年3月,毛澤東就是在這里借著馬燈的微光,寫下了"兩個務必"的著名論斷。講解員動情講述:當時辦公條件艱苦,工作人員用舊報紙糊窗戶擋風,周恩來同志曾打趣道:"我們是用文房四寶打敗了國民黨的飛機大炮。"這段故事讓學員們深刻體會到,西柏坡紅色教育的核心正是傳承這種艱苦奮斗的作風。如今,西柏坡干部培訓學院通過復原歷史場景,讓學員們在沉浸式體驗中接受精神洗禮。
在北莊革命紀念館,墻上一首《支前民謠》引起學員注意:"最后一碗米送去做軍糧,最后一尺布送去做軍裝..."紀念館負責人介紹,1947年中央機關移駐北莊時,村民王老漢主動讓出自家窯洞,全家擠進牲口棚居住。這種"人民江山人民守"的信念,正是西柏坡紅色教育要傳承的群眾路線精髓。
李家莊中央統戰部舊址保存著1948年毛澤東修改的電報手稿。當時為爭取傅作義和平起義,電報中特意將"務必殲滅"改為"爭取改編",展現出高超的政治智慧。西柏坡干部培訓學院以此為案例開設情景模擬課,學員們分組重演歷史決策過程,深刻領悟統一戰線這一革命法寶的當代價值。
在正定縣塔元莊村,學員們研讀1983年習近平同志在此蹲點調研時撰寫的《高產窮縣調查報告》。當年他騎著自行車走訪全縣200多個村子,提出"半城郊型經濟"發展思路。這種"跑斷腿、磨破嘴"的調研作風,與西柏坡時期"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一脈相承。
通過此次西柏坡紅色教育,發改委黨員干部系統學習了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實事求是、一心為民的西柏坡精神。西柏坡干部培訓學院創新的"歷史現場+理論闡釋+實踐轉化"教學模式,使紅色教育真正入腦入心。學員們表示,要將學習成果轉化為破解改革難題的實際能力,在新時代趕考路上交出優異答卷。
(作者:西柏坡紅色教育基地杜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