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Q:84136144(王老師)
郵件:84136144@qq.com
培訓基地
1、革命圣地西柏坡
2、石家莊祥泰路66號
西柏坡這個河北平山的小山村,作為黨中央解放全中國的最后一個農村指揮所,成為中國歷史上揮寫壯麗篇章的革命圣地。
位于中共中央舊址西北角的七屆二中全會的會場舊址,圓拱形窗頂,保持了陜北窯洞式建筑風格。正門口懸掛著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會址標牌,中國共產黨黨旗和刻有入黨誓詞的牌匾。
會場內整潔、樸素而莊嚴。會場中央擺放著當年開會時使用的主席臺,周圍是兩排沙發和兩張木質座椅、兩張會議記錄臺。正面墻上,兩面黨旗中間懸掛著毛澤東、朱德兩位偉人的畫像。
這些都是當年開會時用過的桌椅,樁樁件件都有故事,都是歷史。輕撫主席臺前的沙發和座椅,西柏坡紀念館黨委書記陳宗良深情地介紹,就是在這間僅80多平方米的簡陋會場,召開了我們黨著名的七屆二中全會。毛主席提出了兩個務必: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為全黨立下了規矩。
就是在這次會上,根據毛澤東提議,全會作出六條規定:一、不做壽;二、不送禮;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國同志同馬恩列斯平列。這些規矩雖然沒有寫進會議決議,但經毛澤東和黨中央的大力提倡和堅持,成為共產黨人的行為準則。
一二三四五,見證三大戰役
走進中央軍委作戰指揮室舊址,20多歲的講解員閆文彥正在激情飽滿地向游客講述一二三四五的故事:一部電話,二張地圖,三套桌椅,四間小平房,五大書記。閆文彥是董必武當年從戰火中救下的閆青海烈士的后代,我很喜歡在這里做講解員,我要把西柏坡精神講述給更多的人聽。
大家別小看這個不足70平方米的土屋,就在這里,中央軍委指揮了舉世聞名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這間小小屋子,最多的時候有20多人擠在這里工作。閆文彥說。
3張寬大的松木桌就是解放軍總部的3個科作戰科、情報科、資料科。手搖電話、軍用電臺還是按原樣擺放。透過北面大墻上發黃的軍用地圖,我們仿佛聽到了三大戰役的隆隆炮聲。
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歷時142天,共殲滅、改編國民黨正規軍144個師,非正規軍29個師,合計共154萬余人。國民黨賴以維持其反動統治的主要軍事力量基本上被消滅。三大戰役的勝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勝利的基礎。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在西柏坡短短10個月里,組織指揮了24次規模較大的戰役,中央軍委發給前線的電報就有197封。周恩來曾風趣地說:我們這個指揮部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指揮部,我們一不發人,二不發槍,三不發糧,就是天天發電報,就把國民黨打敗了!
進京趕考的任務遠未結束
隨著人流,記者來到西柏坡陳列展覽館。廉政教育館內進京趕考展點頗為引人注目。利用幻影成像手法表現了毛澤東率領走過炮火硝煙的共產黨人,1949年3月23日從西柏坡意氣風發進京趕考的歷史片段。
當天上午,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五位書記,率中共中央機關離開西柏坡前往北平。臨行前,毛澤東風趣地說:今天是進京趕考的日子,不睡覺也高興啊。今天是進京趕考嘛,進京趕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周恩來會意地笑道:我們應當都能考及格,不要退回來。毛澤東凝視遠方,堅定地說:退回來就失敗了,我們決不當李自成。我們一定要考個好成績。
西柏坡紀念館研究部主任康彥新說,把赴京比喻成趕考,體現了黨在巨大的勝利面前,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同時,也體現了我們黨強烈的憂患意識和執政自信。在這里,中國共產黨實現了由革命黨向執政黨、成熟政黨的轉變。
近年來,到西柏坡參觀、學習的人越來越多。2014年,西柏坡紀念館的游客數量為490萬,2015年為506萬,今年前9個月,游客量已接近400萬。游客的需求也在發生變化。之前,游客們來西柏坡主要是參觀。去年以來,許多單位要求設立培訓班。今年8月,北京師范大學組織團隊參觀后,還就地召開了一個討論會,對西柏坡精神進行了深度討論。康彥新說。
如何把西柏坡精神更廣泛地傳承?如何讓年輕一代對艱苦奮斗、謙虛謹慎的作風有深入的理解?近年來,西柏坡紀念館與河北師范大學、石家莊鐵道大學等高校合作推出了大學生第二課堂。與以往的單純授課模式不同,這種新的館校共建模式有了新的內容。大學生在接受培訓后,還要親自到展館為游客當講解員,講解表現計入學分考核。此舉不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還通過實踐加深了學生對西柏坡精神的理解。通過這一新模式,讓紅色文化生生不息,讓紅色基因深植于年輕一代的血脈中。
兩個務必的教育還遠未結束,繼續趕考的任務也遠未結束。我們一代一代共產黨人都要不斷地接受人民的考試,執政的考試,向人民和歷史交出滿意的答卷。走出西柏坡紀念館,習近平總書記調研西柏坡時關于趕考的告誡在耳畔久久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