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Q:84136144(王老師)
郵件:84136144@qq.com
培訓基地
1、革命圣地西柏坡
2、石家莊祥泰路66號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空軍指揮學院原副院長朱和平少將接受采訪回應“熱點”時說:“十八大以后,全面從嚴治黨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家族性腐敗的人,說明一個家長出問題,影響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家人,不僅害了社會,還害了全家。”朱和平是開國元帥朱德之孫,他的講話點明了家風建設在全面從嚴治黨中的重要性。
眾所周知,朱德曾立過“三不準”家規:“一不許使用他的小汽車;二不許以他的名義去辦事,特別是親友相求;三不許講究吃、喝、住、玩,不許追求享樂主義。”朱德秉持“立德樹人、勤儉持家”家風,對家人要求嚴格,對自己要求更是嚴格。他住進中南海20多年,除了必要的出訪所用的兩套好一點的服裝外,其他的衣服都有補丁。家風正則黨風清、政風凈。在朱德任中紀委書記的5年多里,全國各級紀委處理了近30萬起案件,對整治黨內紀律松弛現象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共產黨人大力倡導的美德。無論是革命戰爭年代,還是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一代代優秀共產黨人鞠躬盡瘁的同時,也留下了紅色家風這一寶貴精神財富。從毛澤東倡導的“三原則”:“戀親不為親徇私,念舊不為舊謀利,濟親不為親撐腰”,到周恩來在家庭會議上定下的不謀私利、不搞特殊“十條家規”;從萬里堅持的“朝里有人難做官”,到曾志畢生踐行的“ 開懷天下事,不言身與家”; 從焦裕祿教導子女,“千萬不能搞特殊”,兒子看戲一樣交錢,到楊善洲公權為民,“我手中是有權,但它是黨和人民的,它只能老老實實用來辦公事”……如此紅色家風,蘊含著愛黨愛國、忠于理想的家國情懷,體現了嚴守紀律、廉潔奉公的清廉本色,包含了艱苦樸素、勤勞節儉的持家傳統,成為激勵后輩、光照后人的強大精神力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談到家風,他說:“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他強調:“家庭的前途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抓好家風,繼承和弘揚革命前輩的紅色家風”。隨著從嚴治黨不斷縱深推進,從查處的一些腐敗案件來看,貪腐“夫妻檔”“父子兵”“兄弟連”中的領導干部家人利用其手中權力搞尋租,不良家風成為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堡壘從內部被攻破的重要原因。家風不正、家教不嚴,以致家族式窩案、家族式腐敗頻發。
黨員領導干部的家風,一頭連著黨風政風,一頭連著民風社風。領導干部作為黨風之旗幟、社會風氣之表率,傳承優良家風、弘揚優良家風,是引導黨風向好、社會風氣向善的最好表率。如何傳承好紅色家風,讓優良傳統的紅色基因注入到每個家庭的家風建設中去,已成為廣大領導干部的必修課,成為全面從嚴治黨的新抓手。
上好傳承好紅色家風的關鍵一課,讓蘊含其中的愛黨愛國、廉潔奉公、勤儉持家等紅色元素,融進每一個人的血脈中,個人和家庭將成為促進社會和諧、人人積極向上的發動機,形成知榮辱、講正氣、作奉獻、促和諧的社會風尚,進而形成河清海宴的良好政治生態,必將為全面從嚴治黨凝聚強大助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