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Q:84136144(王老師)
郵件:84136144@qq.com
培訓基地
1、革命圣地西柏坡
2、石家莊祥泰路66號
在現實生活中,黨員干部的身份具有公民和黨員干部雙重屬性。做公民講人品,做黨員干部講公德,二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前者是后者的基礎,后者是前者的衍生。正如地基的牢靠程度決定建筑的高度一樣,黨員干部的人品好壞決定其公德的優劣。
在人類社會這個舞臺上,每個人都是演員,扮演著不同的角色。黨員干部要演好自己的角色,必須以公民的角色和諧地融入到社會中去,以贏得民眾的認可和擁戴。這個“和諧地融入”過程,實際上就是黨員干部“講人品”“做人”的過程。具體講,黨員干部做人,核心要素為“四有”:
有仁義之德。仁義是做人之本、人品之根,其內涵屬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范疇,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幾千年來,仁義一直被奉為做人的善德之寶,直至今日仍受到青睞和遵從。在現實中,那些光明磊落、與人為善、成人之美的人被稱為仁義君子,心懷鬼胎、陰險狡詐、飛揚跋扈、忘恩負義的人被稱為不仁不義的小人。今天,我們提倡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從中汲取豐富營養。黨員干部只有做仁義的君子,才能受到尊崇而融入社會,如果做不仁不義的小人,就會遭到唾棄。
有誠信之舉。誠信是做人之基、興業之寶,是公民的第二張“身份證”,是人生旅途的靚麗“名片”。在現實生活中,誠信是一種極為珍貴的人生資源,具有積累性、增值性、易碎性,需要精心呵護,逐漸積累。否則的話,哪怕只有一次失信,也會把長期積累的信用揮霍一空。所以,誠信是做人的道德底線,關系民心向背。人們無論在生活里,還是在文藝作品中,最厭惡的是那些陽奉陰違、虛情假意、出爾反爾、不講信譽的人。黨員干部做人,要堅守誠信底線,對人以誠相待、以實相處,表里如一,真正做到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
有友善之行。友善是為人之道、和睦之要,是處理人際關系的基本準則,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規范。友善的人,善于換位思考,能用善意去理解別人、幫助別人,己所不欲,決不施于人,結果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深受社會歡迎、民眾尊敬;不友善的人,則像刺猬,攻擊性很強,一點兒不吃虧,斤斤計較、睚眥必報,結果聲名狼藉、苦不堪言。其實,社會如一面鏡子,你怎樣對別人,別人就會怎樣對你。多一些與人為善之心,生活就會多一些光明。黨員干部做人,要寬厚善良、胸襟開闊,有容人、容事、容言的氣度,讓友善永駐心田、伴隨終生。
有堅韌之志。堅韌是成長之鈣、成功之訣,是被歷史和現實反復證明的致勝利器,是人生奮斗的生存法寶。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同樣是面對困難和挫折,意志堅韌的人百折不撓、萬難不屈、愈挫愈勇,直到取得勝利;意志脆弱的人則不堪一擊,心勁消沉,遇難而逃。晚清重臣曾國藩說:“天下無現成之人才,亦無生知之卓識,大抵皆由勉強磨煉而出耳。”此話比較準確地詮釋了孟子關于做人成功的一段精彩論述:“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也,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笔聦嵳侨绱耍沤裰型夥渤晒φ?,都在于爬起來的次數比倒下多一次。黨員干部就要成為這樣的人。
人字只有兩筆畫,一撇是品德,一捺是才智,看似簡單,卻要下一輩子功夫去書寫。期望黨員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努力把自己的“人”字寫正,并能像“人”字一樣,雙腳踏地又永遠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