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Q:84136144(王老師)
郵件:84136144@qq.com
培訓基地
1、革命圣地西柏坡
2、石家莊祥泰路66號
500余件史料首次全面還原北平和平解放
北平和平解放70周年,“古都新生 人民勝利”展覽開幕;目前面向市屬單位預約開放,計劃6月接待公眾
昨日,北京市檔案館新館,“古都新生 人民勝利”展覽呈現了梁思成保護北平古城的事跡。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昨日,北京市檔案館新館,當時北京市政府的第一批公章。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昨天是北平和平解放70周年紀念日。1949年1月3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式接管北平城防務。
昨天,“古都新生 人民勝利——紀念北平和平解放70周年展”在京開幕,展覽以500余件珍貴檔案資料,還原了這段從決戰平津到和平談判、接管北平、定都北京的歷史。
此次展覽由北京市檔案館主辦,在廣渠路36號新館大廳展出,這也是北京市檔案館新館的首展。目前,展覽面向北京市屬單位干部職工預約開放,計劃6月新館正式開館后,接待社會公眾。
看點1
“軍管會”紀要首次全部展出
70年前的和平解放,使北京這座文化古都免于戰火,完整保存下來,為即將誕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定都北京奠定了基礎。
此次展覽分為“運籌帷幄 決戰平津”“和談成功 北平解放”“和平接管 建立政權”“定都北京 東方紅日”四部分,以500余件珍貴圖片、視頻、實物等檔案資料,全面展現北平和平解放、北京被確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的歷史。
據北京市檔案館策展人介紹,此次展覽的一大特色,是大批檔案史料的集中展出。尤其是解放初期中國人民解放軍北平市軍事管制委員會(以下簡稱“軍管會”)的歷次會議紀要,首次全部展出。
軍管會是在解放軍總部和平津前線司令部領導下,為北平市軍事管制時期內統一的權力機關,統一管理軍政和民事事宜,北京市檔案館保存有完整的軍管會檔案。
這部分展出的檔案有部隊入城紀律、北平市委如何接管工作通告,市委、軍管會、市政府領導和平津前線司令部布告,北平市人民政府成立布告,北平市軍管會等成立的布告,北平糾察總隊兵力駐地分布標示圖等,全方面展示接管北平后的繁重建設任務和各種矛盾問題。
看點2
展覽呈現解放軍
入城式行進路線圖
1949年1月31日,根據和平協議,傅作義部隊改編為解放軍,城內國民黨軍隊全部開到城外指定地點,接受改編。
展覽中,“改編軍隊”部分展示了解放軍接管城防的照片、國民黨軍受編位置的解放軍部署圖、平津前線司令部政治部宣布改編平郊原國民黨軍方案、陶鑄同志關于改編傅作義部隊的報告、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關于受編部隊師以上軍官的任命書,以及改編為人民解放軍的原傅作義部隊士兵在學習解放軍“三大紀律 八項注意”等,表明人民解放軍正式接管北平防務。
1949年2月3日,解放軍舉行了開進北平的入城式,此次展覽展示了當年入城式的行進路線。
展覽內容顯示,入城部隊分兩路,一路從南苑出發,從永定門入城,經永定門大街、前門大街,過前門,進入東交民巷,再經崇文門內大街、東單、東四、北新橋、太平倉,與另一路從西直門入城的部隊會合,再折向南行,經西四、西單、西長安街、和平門、騾馬市大街,由廣安門出城。
看點3
梁思成協助古城平安渡劫
在北平和平解放、接管過程中,中共中央十分重視文物古跡的保護工作,把保護文物當作一項紀律來抓。
北平解放前夕,周恩來派人找到建筑歷史學家梁思成,請他在地圖上標出不能炮擊的文物景點。展覽展出了梁思成照片和他主持編印的《全國重要建筑文物簡目》。
此外,展覽還呈現了毛澤東起草的關于保護北平重要工業區和文化古跡區的電報手稿、華北人民政府關于保護古跡文物的訓令等多份檔案。在這些努力下,故宮、頤和園、北海等文物古跡得以保存。
看點4
市長葉劍英與北平攤販開座談會
接管北平后,安定民生也是中共北平市委、北平市軍管會、北平市人民政府的重要工作,展覽呈現了穩定金融、平穩物價、恢復社會秩序、整理市容、安排就業、恢復發展等方面的工作。
據檔案記載,北平解放初期,大約有4.5萬到5萬戶攤販,成分復雜、行業繁多。1949年5月23日晚,北平市長葉劍英與北平市委書記彭真一起,主持召開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北平市攤販代表座談會。
展覽展示了葉劍英在座談會上講話。葉劍英一開口便說:“同志們!今晚利用這個時間,不妨礙大家的生產,請大家到這里來談一談。”市長稱呼攤販為“同志們”,使他們深受震動,倍感親切。此外,展覽還展示了《北平市人民政府管理攤販辦法》和《北平市人民政府處理棚戶辦法》。
■ 鏈接
重返北平解放歷史現場
地點:平津戰役指揮部(現宋莊鎮宋莊村)
事件:北平解放和談 時間:1949年1月14日-17日
北平和平解放前,傅作義代表與解放軍代表進行過三次和談。
第一次和談是在1948年12月中旬,平津戰役已經打響。第二次談判發生在1949年1月6日至10日,平津戰役勝負大局已定。解放軍提出了改編國民黨軍的方案,雙方草簽了一份《會談紀要》。第三次談判是1月14日至17日。傅作義派鄧寶珊、周北峰作為全權代表,與林彪、聶榮臻、羅榮桓和劉亞樓談判。
1月19日,雙方簽署《北平和平解決問題協議書》。
當年舉行第三次北平解放和談的平津戰役指揮部舊址,位于宋莊鎮宋莊村,如今已經修繕完畢。近年,通州區對該處遺址按建筑原樣復原,未來有望對外開放。
地點:臺基廠3號院等
事件:建立新政權 時間:1949年2月2日
1949年2月2日,中共北平市委入城辦公。據記載,進入北平后,中共北平市委和軍管會選中東交民巷的舊德國使館、舊日本使館和兵營作為辦公區,后更名為臺基廠3號院,其后一直作為中共北京市委辦公地。
市政府最初的辦公地,是原國民政府北平市政府舊址及北京飯店、南河沿翠明莊等地。1953年后,遷到正義路2號院。
2019年1月11日,北京市級行政中心遷入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市委和市政府牌匾也從位于臺基廠大街以及正義路的原辦公區摘牌,兩塊牌匾移交北京市檔案館館藏。
地點:正陽門等
事件:解放軍入城式 時間:1949年2月3日
1949年2月3日,4顆信號彈發射升空,解放軍入城式正式開始。
據記載,入城式游行隊伍以裝甲車為先導,第一輛車上插著紅色指揮旗,指揮車引導著裝甲車隊列隊前進。當時,正陽門箭樓臨時設了檢閱臺。
如今,正陽門城樓和箭樓已經成為北京市屬博物館,1988年國務院公布正陽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F城樓對外開放,觀眾還可以在展廳內觀看到正陽門的歷史、實物化的老北京城中軸線,觸摸正陽門門釘等。
地點:雙清別墅
事件: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和人民解放軍總部遷入北平
時間:1949年3月25日
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和人民解放軍總部由西柏坡遷入北平。其后,毛澤東等中央領導進駐香山雙清別墅,在那里領導和指揮人民解放戰爭。
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決定 新中國定都北平,自9月27日起,北平改稱北京。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舉行開國大典。
如今,中央領導曾經入住的香山雙清別墅,已是香山上的著名景點和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記者 倪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