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方案

      紅色教育

      培訓咨詢

      電話:0311-80761606

      手機:13582612718
      王老師(微信同號)

      手機:13731188192
      張老師(微信同號)

      Q Q:84136144(王老師)

      郵件:84136144@qq.com


      培訓基地

      1、革命圣地西柏坡

      2、石家莊祥泰路66號

      紅色文化
      您現在的位置:西柏坡基地 ? 紅色文化

      不忘初心憶崢嶸歲月

      分享: 作者:


      【編者按】歷史因銘記而永恒,精神因傳承而不滅。“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多重溫這些偉大歷史,心中就會增加很多正能量”,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數次踏上紅色革命圣地,接受紅色精神的洗禮,多次強調要從中國革命歷史、優良傳統和精神中汲取養分。

      一片片鐫刻著紅色記憶的土地,為中國共產黨人提供了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新時代學習工作室為您梳理了習近平的紅色足跡,一起學習!


      >>習近平:“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



       

      2019年4月8日無人機拍攝的西柏坡。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攝

      【足跡追溯】

      時間:2013年7月11日至12日

      地點:河北西柏坡

      場景還原:2013年7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河北省調研指導。西柏坡紀念館內,一塊展板讓習近平久久駐足,上面寫著“根據毛澤東的提議,全會作出六條規定:一、不做壽;二、不送禮;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國同志同馬恩列斯平列。”

      這是中國共產黨人“進京趕考”前定下的規矩——佇立展板前,習近平一一對照著說:“不做壽,這條做到了;不送禮,這個還有問題,所以反‘四風’要解決這個問題;少敬酒,現在公款吃喝得到遏制,關鍵是要堅持下去;少拍掌,我們也提倡;不以人名命名地名,這一條堅持下來了;第六條,我們黨對此有清醒的認識……”

      毛澤東用過的轉椅,周恩來用過的辦公桌,董必武用過的最新華北詳圖……從西柏坡紀念館、毛澤東舊居到中央軍委作戰室、七屆二中全會舊址,在一幅幅圖片、一件件文物前,習近平認真聽取工作人員講解,不時詢問有關情況。“當年黨中央離開西柏坡時,毛澤東同志說是‘進京趕考’。60多年過去了,我們取得了巨大進步,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富起來了,但我們面臨的挑戰和問題依然嚴峻復雜,應該說,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

      【習近平說】

      毛澤東同志當年在西柏坡提出“兩個務必”,包含著對我國幾千年歷史治亂規律的深刻借鑒,包含著對我們黨艱苦卓絕奮斗歷程的深刻總結,包含著對勝利了的政黨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對即將誕生的人民政權實現長治久安的深刻憂思,包含著對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深刻認識,思想意義和歷史意義十分深遠。全黨同志要不斷學習領會“兩個務必”的深邃思想,始終做到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實事求是、一心為民,繼續把人民對我們黨的“考試”、把我們黨正在經受和將要經受各種考驗的“考試”考好,使我們的黨永遠不變質、我們的紅色江山永遠不變色。

      ——2013年7月11日至12日,習近平在河北省調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指出

      【歷史背景】

      西柏坡:新中國從這里走來

      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中共中央曾在地處太行山東麓的河北平山縣西柏坡辦公,指揮了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三大戰役。

      1949年3月,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召開,規定了全國勝利后黨在政治、經濟、外交方面應當采取的基本政策,指出了中國由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由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為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方向。

      在這次會議上,毛澤東告誡全黨,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國的革命是偉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毛澤東提出“兩個務必”的思想,“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澤東率領中共中央機關離開中國革命的最后一個農村指揮所西柏坡,向北平進發。臨行前,毛澤東說,今天是進京的日子,進京“趕考”去。


      >>習近平:“我一來到這里就想起了革命戰爭年代可歌可泣的崢嶸歲月”


      【足跡追溯】

      時間:2013年11月24日至28日

      地點:山東臨沂

      場景還原:2013年11月24日至2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山東考察。

      臨沂是革命老區,為中國革命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11月25日上午,習近平來到華東革命烈士陵園,向革命烈士紀念塔敬獻花籃,參觀沂蒙精神展,聽取沂蒙地區革命戰爭歷史介紹,并會見了當地先進模范和當年支前模范后代代表。他深情地說,我一來到這里就想起了革命戰爭年代可歌可泣的崢嶸歲月。在沂蒙這片紅色土地上,誕生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兒女,沂蒙六姐妹、沂蒙母親、沂蒙紅嫂的事跡十分感人。沂蒙精神與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要不斷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揚光大。

      25日下午,習近平來到臨沭縣曹莊鎮朱村,觀看這個抗戰初期就建立黨組織的支前模范村村史展,了解革命老區群眾生產生活。在83歲的“老支前”王克昌家中,他挨個房間察看,并坐下來同一家人拉家常,關切詢問家里有幾畝地、搞柳編能掙多少錢、還有什么困難?聽老人說家里的生活有了改善,習近平很高興。他強調,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但我們不能忘記歷史,不能忘記那些為新中國誕生而浴血奮戰的烈士英雄,不能忘記為革命作出重大貢獻的老區人民。習近平叮囑當地干部,讓老區人民過上好日子,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繼續加大對革命老區的支持,形成促進革命老區加快發展的強大合力。

      【習近平說】

      這次來沂蒙就是看望老區人民,重溫沂蒙精神。革命勝利來之不易,主要是黨和人民水乳交融,黨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為人民謀解放,人民跟黨走,無私奉獻,可歌可泣啊!沂蒙精神要大力弘揚。

      沂蒙精神與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要不斷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揚光大。

      ——2013年11月25日,習近平在山東考察時強調

      【歷史背景】

      沂蒙根據地:涌現出紅嫂等一大批先鋒模范人物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沂蒙根據地始終是我們黨和軍隊重要的根據地之一。八路軍第一縱隊、115師司令部、新四軍軍部、華東野戰軍總部等曾長期駐扎在這里。當時沂蒙根據地420萬人口有120多萬人擁軍支前,21萬多人參軍參戰,10萬多名烈士英勇犧牲,涌現出紅嫂等一大批先鋒模范人物。


      >>習近平:“深入思考當初是從哪里出發的、為什么出發的

      【足跡回溯】

      時間:2014年10月31日

      地點:福建古田

      場景還原:2014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專程來到福建省上杭縣古田鎮,出席正在這里召開的全軍政治工作會議。接見會議代表,參觀古田會議會址、紀念館,瞻仰毛主席紀念園,同老紅軍、軍烈屬代表座談,和基層官兵同吃“紅軍飯”,觀摩“紅色印跡——紅軍標語展示”……從清晨到傍晚,習近平的日程安排得滿滿當當。

      習近平邊走邊看,邊聽邊問,同大家深情追憶85年前先輩們探尋革命道路時篳路藍縷、艱辛奮斗的情景。“在古田會議召開85周年之際,我們再次來到這里,目的是尋根溯源,深入思考當初是從哪里出發的、為什么出發的。”

      習近平對老區人民一直牽掛在心,先后19次來到閩西,每次都要專程看望老紅軍和軍烈屬等人員。這次來古田,習近平又專門把10位老紅軍、軍烈屬和“老地下黨員、老游擊隊員、老交通員、老接頭戶、老蘇區鄉干部”代表請到古田黨員干部教育基地,同他們親切座談。

      午餐時間到了,習近平走進餐廳,同11位部隊基層干部和英模代表圍坐在一起,紅米飯,南瓜湯,大家津津有味吃起了“紅軍飯”。習近平同大家邊吃邊談,回顧老紅軍艱苦卓絕的戰斗歲月。習近平同大家邊吃邊談,回顧老紅軍艱苦卓絕的戰斗歲月。習近平語重心長叮囑大家,青年一代是黨和軍隊的未來和希望,革命事業靠你們接續奮斗,優良傳統靠你們繼承發揚。軍隊政治工作要大家一起來做,基層做好工作是重要環節。要帶頭學傳統、愛傳統、講傳統,帶動部隊官兵傳承好紅色基因、保持老紅軍本色。

      【習近平說】

      在古田會議召開85周年之際,我們再次來到這里,目的是尋根溯源,深入思考當初是從哪里出發的、為什么出發的。

      我們永遠不要忘記老區,永遠不要忘記老區人民,要一如既往支持老區建設,關心老紅軍、“五老”同志和軍烈屬的生活,經常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請他們言傳身教,確保革命傳統和優良作風薪火相傳。

      ——2014年10月31日,習近平在福建省上杭縣古田鎮出席全軍政治工作會議時強調

      【歷史背景】

      古田會議: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1929年12月,正是在古田這塊紅色土地上,毛澤東同志主持召開了著名的古田會議,探索出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光輝道路。古田會議第一次以決議的形式,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第一次以決議的形式規定了我軍的性質、宗旨和任務。新型人民軍隊由此走上了發展壯大的歷史征程。


      >>習近平:“這里我來過多次,每次都受到精神上的洗禮”

      【足跡追溯】

      時間:2015年2月13日至16日

      地點:陜西延安市、銅川市

      場景還原:2015年2月13日,農歷乙未年春節前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陜西考察調研,向革命老區人民和全國各族人民祝賀新春。

      延安是中國革命圣地,位于楊家嶺的黨的七大會址是著名的革命教育基地。2月14日上午,習近平來到這里參觀。他動情地說,這里我來過多次,插隊時每次到延安都要來看看,每次都受到精神上的洗禮。黨的七大制定了正確的綱領和策略,集中概括了黨在長期奮斗中形成的優良作風,確立了毛澤東思想在全黨的指導地位。落實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要求全黨同志以與時俱進、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不斷推進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繼續書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

      2月14日下午,習近平來到銅川市耀州區照金鎮考察。照金是一塊英雄的土地。上世紀30年代初,在極其艱難困苦的情況下,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這里英勇開展革命活動,組建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六軍,成立了陜甘邊特委和陜甘邊革命委員會,創建了以照金為中心的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習近平向陜甘邊革命根據地英雄紀念碑敬獻花籃,參觀了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照金紀念館,考察了當年紅二十六軍和陜甘邊區游擊隊在山崖上利用天然洞穴修建的薛家寨革命舊址。他指出,以照金為中心的陜甘邊革命根據地,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要加強對革命根據地歷史的研究,總結歷史經驗,更好發揚革命精神和優良作風。

      【習近平說】

      革命老區是黨和人民軍隊的根,我們永遠不能忘記自己是從哪里走來的,永遠都要從革命的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老區和老區人民為我們黨領導的中國革命作出了重大犧牲和貢獻,我們要永遠珍惜、永遠銘記。

      ——2015年2月13日,習近平在陜西考察時強調

      【歷史背景】

      延安:中國革命的總后方

      1935年10月,紅軍陜甘支隊到達陜北吳起鎮。至此,中央紅軍主力行程二萬五千里、縱橫11個省的長征勝利結束。陜甘根據地成為中央紅軍主力長征的落腳點。

      從1936年到1948年,延安和陜甘寧邊區作為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國人民進行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總后方。

      1945年4月23日,抗日戰爭即將走向勝利,中共七大在延安楊家嶺中央大禮堂開幕。中共七大提出黨的政治路線是:“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我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中共七大確定了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

      現今,延安有140多處革命紀念地,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有16處,是全國革命根據地城市中舊址保存規模最大、數量最多、布局最為完整的城市。


      >>習近平:“讓遵義會議精神永放光芒

      【足跡追溯】

      時間:2015年6月16日至18日

      地點:貴州遵義

      場景還原:2015年6月16日至18日,習近平在貴州省委書記趙克志、省長陳敏爾陪同下,來到遵義、貴陽和貴安新區,深入農村、企業、學校、園區、紅色教育基地,就做好扶貧開發工作、謀劃好“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進行調研考察。

      遵義市鳳凰山南麓的紅軍山烈士陵園,集中安葬著一批紅軍烈士。16日上午,習近平從北京乘專機一到遵義新舟機場,就驅車來到這里,向紅軍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肅立鞠躬,緩步繞行瞻仰,表達對烈士們的崇敬之情。

      16日下午,習近平參觀了遵義會議會址和遵義會議陳列館。他聽講解,看實物,觀圖片,不時詢問紅軍長征和遵義會議的有關情況。遵義會議會議室按當年場景擺放著會議桌椅,墻上掛著全部參會人員照片,習近平駐足凝視。習近平看了“四渡赤水”多媒體演示片,稱贊“毛主席用兵如神!真是運動戰的典范”。習近平指出,遵義會議作為我們黨歷史上一次具有偉大轉折意義的重要會議,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堅持走獨立自主道路、堅定正確的政治路線和政策策略、建設堅強成熟的中央領導集體等方面,留下寶貴經驗和重要啟示。我們要運用好遵義會議歷史經驗,讓遵義會議精神永放光芒。

      【習近平說】

      遵義會議作為我們黨歷史上一次具有偉大轉折意義的重要會議,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堅持走獨立自主道路、堅定正確的政治路線和政策策略、建設堅強成熟的中央領導集體等方面,留下寶貴經驗和重要啟示。我們要運用好遵義會議歷史經驗,讓遵義會議精神永放光芒。

      ——2015年6月,習近平在貴州省調研考察時強調

      【歷史背景】

      遵義會議: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貴州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從而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遵義會議后,中央紅軍在毛澤東等指導下,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靈活變換作戰方向。從1月末到3月下旬,紅軍四次渡過赤水河。3月下旬,紅軍南渡烏江,佯攻貴陽。5月,紅軍渡過金沙江。至此,中央紅軍擺脫了敵軍的圍追堵截,取得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勝利。

      2015年,遵義會議陳列館改擴建后重新對公眾開放,展廳面積7000平方米。展覽以長征為主線,展示了磅礴厚重的長征精神。


      >>習近平:“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


      【足跡追溯】

      時間:2016年2月1日至3日

      地點:江西井岡山

      場景還原:2016年2月1日至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江西,看望慰問廣大干部群眾和駐贛部隊。

      2月2日上午,習近平瞻仰了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在紀念堂吊唁大廳,他向革命烈士敬獻花籃并三鞠躬。在陳列室和忠魂堂,習近平凝視著開國元勛和革命先烈的照片,深情地說,井岡山是革命的山、戰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榮的山,每次來緬懷革命先烈,思想都受到洗禮,心靈都產生觸動。回想過去那段崢嶸歲月,我們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我們永遠懷念他們、牢記他們,傳承好他們的紅色基因。

      離開烈士陵園,習近平來到井岡山八角樓革命舊址群。他視察楓石、中共湘贛邊界第一次代表大會舊址,在八角樓先后參觀毛澤東同志住室、朱德同志住室和士兵委員會舊址。毛澤東當年在這里寫下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兩篇光輝著作。習近平一邊聽講解,一邊詢問有關細節。他表示,現場感受當年毛主席、朱總司令領導井岡山斗爭的情景,真是深受教育和鼓舞。

      在舊址群慎德書屋,習近平看望了6位革命烈士后代和先進人物代表,其中兩位全國道德模范龔全珍、毛秉華分別是93歲、87歲的耄耋老人。習近平同大家一一握手,坐在一起親切交談,了解他們的家庭、生活情況,向他們并通過他們向全國老革命、老紅軍和各方面先進模范人物表示慰問。習近平指出,中華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輩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樣需要英雄情懷。對一切為黨、為國家、為人民作出奉獻和犧牲的英雄模范人物,我們都要發揚他們的精神,從他們身上汲取奮發的力量,共同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頑強奮斗、艱苦奮斗、不懈奮斗。

      【習近平說】

      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時期留給我們最為寶貴的財富,就是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今天,我們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堅持堅定執著追理想、實事求是闖新路、艱苦奮斗攻難關、依靠群眾求勝利,讓井岡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

      ——2016年2月1日至3日,習近平赴江西看望慰問廣大干部群眾和駐贛部隊時表示

      【歷史背景】

      井岡山:創建革命根據地

      大革命失敗后,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走上江西井岡山,進行創建革命根據地、開展工農武裝割據的斗爭。

      1927年11月,工農革命軍攻占茶陵縣城,成立茶陵縣工農兵政府,這是湘贛邊界第一個紅色政權。1928年1月,工農革命軍攻占遂川縣城;2月中旬,打破了江西國民黨軍隊對井岡山地區的第一次“進剿”。至此,井岡山根據地初步建立。

      1927年10月至1929年1月,毛澤東經常在茅坪八角樓居住和辦公,領導井岡山根據地革命斗爭,并在此寫下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兩篇光輝著作。

      井岡山時期留給我們最為寶貴的財富,就是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在艱苦的斗爭環境中 ,“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在井岡山,中國工農紅軍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也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

      >>習近平:“這里是我們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

      【足跡追溯】

      時間:2017年10月31日

      地點: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

      場景還原:2017年10月31日上午,習近平等一下飛機,就來到位于上海市興業路76號的中共一大會址。習近平在上海工作期間曾3次到這里。在這里,習近平首先瞻仰了中共一大會議室原址。這個18平方米的房間按照當年會議場景復原布置。習近平久久凝視,叮囑一定要把會址保護好、利用好。習近平動情地說,毛澤東同志稱這里是中國共產黨的“產床”,這個比喻很形象,我看這里也是我們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

      紀念館宣誓廳,懸掛著巨幅中國共產黨黨旗。面對黨旗,習近平帶領其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一起重溫入黨誓詞。在習近平領誓下,鏗鏘有力的宣誓聲響徹大廳,讓現場所有人都深受感染,仿佛回到了那個風雨如磐的年代。習近平強調,入黨誓詞字數不多,記住并不難,難的是終身堅守。每個黨員要牢記入黨誓詞,經常加以對照,堅定不移,終生不渝。

      當天下午,習近平等從上海乘火車來到浙江嘉興市,繼續追尋中共一大足跡。微風習習、清波蕩漾的南湖,下午4時40分許迎來了習近平一行。習近平等走到湖邊,瞻仰紅船,詳細了解利用紅船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等情況。習近平指出,小小紅船承載千鈞,播下了中國革命的火種,開啟了中國共產黨的跨世紀航程。

      離開南湖,習近平等前往南湖革命紀念館參觀。紀念館圓形序廳里,精美的紅船雕塑栩栩如生,碩大的鐮刀錘頭圖案鮮艷奪目,二者交相輝映,寓意中國共產黨領航中國號巨輪破浪前行。習近平表示,從紀念館奠基那一刻起,我就一直想著落成后要來看一看,今天如愿以償了,確實深受教育和鼓舞。在浙江工作期間,我曾經把“紅船精神”概括為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我們要結合時代特點大力弘揚“紅船精神”。

      【習近平說】

      毛澤東同志稱這里是中國共產黨的“產床”,這個比喻很形象,我看這里也是我們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

      ——2017年10月31日,習近平等在上海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參觀時指出

      上海石庫門、南湖紅船,誕生了中國共產黨,14年抗戰、歷史性決戰,才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和國是紅色的,不能淡化這個顏色。

      ——2019年3月4日,習近平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時表示

      【歷史背景】

      中共一大:中國共產黨從這里誕生

      1921年7月23日晚,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今興業路76號)開幕。國內各地黨組織和旅日黨組織共派出13名代表出席大會。當時全國共有50多名黨員。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和尼克爾斯基出席了這次大會。

      7月30日晚,一名陌生的中年男子突然闖入會場,后又匆忙離去。具有長期秘密工作經驗的馬林斷定此人是敵探,建議馬上中止會議。大部分代表迅速轉移。不久,法租界巡捕搜查了會議地點。在這種情況下,代表們商定最后一天的會議改在浙江嘉興南湖的游船上舉行。

      中共一大會址和嘉興南湖紅船是中國共產黨夢想起航的地方。中國共產黨從這里誕生,從這里出征,從這里走向全國執政。

      1952年9月,上海中共一大會址經修復建成紀念館并對外開放。2006年6月,嘉興南湖革命紀念館奠基,2011年落成開放。


      >>習近平:“有了這樣的精神,沒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難


      【足跡追溯】

      時間:2019年5月20日至22日

      地點:江西于都

      場景還原:2019年5月20日至2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江西考察,主持召開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于都是中央紅軍長征集結出發地。5月21日,他乘飛機、坐火車、換汽車,輾轉奔波7個多小時來到了原中央蘇區贛南于都縣。“我11年前來過贛南,一直還想來看一看,看看老區鄉親們生活改善怎么樣,脫貧攻堅進展如何。更重要的是,于都是什么地方啊?這里是中央蘇區,是紅軍長征集結出發地。”

      當年將近10萬人在于都集結出發,沒有走漏半點風聲,靠的就是30多萬于都人民的共同守護和大力支持:繡球草鞋的故事,一位老人捐出壽材板用于架設浮橋的故事……同故事一代代傳承下來的,還有歷久彌新的長征精神。

      在長征途中,面對敵人的重重封鎖和圍追堵截,隊伍犧牲很大,革命前途難以預料,歷史轉折包含無數種可能。總書記說:“當時的情況下,紅軍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不成功,比如紅軍無法渡過湘江、烏江、大渡河,過不了雪山草地,三大紅軍主力最后無法會合。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理想信念之火一經點燃,就永遠不會熄滅。只要理想信念在,黨的事業一定會成功。這是歷史的必然。也正因如此,黨和紅軍才一次次絕境重生,愈挫愈勇,創造了難以置信的奇跡。”

      【習近平說】

      紅軍長征創造了中外歷史的奇跡。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面對形形色色的敵人決一死戰、克敵制勝,這些都是長征精神的內涵。我們要繼承和弘揚好偉大的長征精神。有了這樣的精神,沒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難。

      ——2016年7月18日,習近平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參觀三軍會師紀念館時表示

      理想信念之火一經點燃,就永遠不會熄滅。在中央蘇區和長征途中,黨和紅軍就是依靠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堅強的革命意志,一次次絕境重生,愈挫愈勇,最后取得了勝利,創造了難以置信的奇跡。

      ——2019年5月20日,習近平在江西于都縣參觀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時強調

      【歷史背景】

      于都:長征集結出發地

      于都,贛南中央蘇區,這片土地承載著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見證了中國共產黨的理想信念和革命意志,鑄就了中國共產黨偉大的革命精神。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中共中央、中革軍委率中央紅軍主力8.6萬余人,踏上戰略轉移的漫漫征程,開始了長征。江西于都,正是紅軍長征集結出發地。

      而今,在于都河畔矗立著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碑,供人們瞻仰致敬。紀念碑不遠處,坐落著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館內一張張歷史圖片、一件件文獻實物、一個個沙盤模型,記錄著中央紅軍長征前后那段可歌可泣的壯烈歷史。

      【結束語】

      回望源頭,汲取智慧營養。面向未來,思考使命擔當。近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全黨開展。從闖出一條革命新路的井岡山探索,到“喚起工農千百萬”的蘇區革命,從化作“地球上最絢爛的紅飄帶”的長征奇跡,到延安時期勤廉奉公綻放的“興國之光”,偉大革命精神跨越時空、永不過時,是砥礪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不竭精神動力。

      資料來源:人民日報、新華社、人民日報海外版、北京日報等



      課程咨詢

      • 王老師

        掃碼微信定制課程

      • 0311-80761606
      • 1358261271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无码v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波多野结衣AV |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999| 欲帝精品福利视频导航| 91人前露出精品国产| 精品无码无人网站免费视频| 欧美精品91欧美日韩操|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婷|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7| 呦交小u女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第一页| 91精品全国免费观看青青|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青青草原| 911亚洲精品国内自产| 99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精品3|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精品| 精品偷自拍另类在线观看丰满白嫩大屁股ass | 99久久免费国产精精品|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曰本亚洲79ren | 国产亚洲色婷婷久久99精品| 综合久久精品色|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精品自在拍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精品第一页在线|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欧美综合| 国产精品久久永久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天堂|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 99精品免费视品| 国产精品夜色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少妇| 久久香综合精品久久伊人|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日韩午夜高清福利片在线观看欧美亚洲精品suv |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