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資訊
1942年春,日軍對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發動了毀滅性的大掃蕩,加之華北遭遇旱災,整個晉察冀抗日根據地赤地千里,根據地軍民最基本的生產、生活都面臨極大的困難,而樹葉成為了當時最主要的口糧。

聶榮臻所在的駐地軍民加起來共有1000多人,老百姓和駐軍都以采樹葉為食。為不影響軍民關系,聶榮臻頒布了一道特殊訓令:命令全區所有部隊,將村莊周圍15里以內的樹葉,全部讓給老百姓,部隊到遠離村莊處采摘樹葉充饑。他在回憶錄里這樣寫道:“部隊所有伙食單位都不能在村莊附近采摘楊樹葉、榆樹葉,要把它留給群眾吃。全邊區部隊嚴格執行這個訓令,寧可餓著肚子,也不與民爭食。”
訓令下發以后,聶榮臻又專門召集負責給養供應的同志們開會,會上聶榮臻說:“敵人連續‘掃蕩’,部隊的給養的確十分困難。但是,我們也要看到晉察冀人民群眾的生活更困難。這些天,老鄉們三五成群捋樹葉、剝樹皮,那些被饑餓折磨的孩子,骨瘦如柴的身子頂著一個大腦袋,背井離鄉,沿村討飯。可是,各村莊都鬧饑荒,讓他們到哪里去討飯……”聶榮臻鼻子一酸,便說不下去了。好一會,他才繼續說:“我們是人民子弟兵,在困難時期我們要想方設法減輕人民的負擔,部隊不僅不能采摘樹葉,還要利用戰斗間隙,幫助人民搞好生產。軍區機關要自己動手,節衣縮食。”《樹葉訓令》以布告的形式貼到了村莊周圍,老百姓深受感動,一些群眾甚至找到軍區和邊區政府,見到了聶榮臻,懇請他收回訓令。老鄉們拉著聶榮臻的手說:“聶司令,你也太難為戰士們了。鬼子打死咱八路軍戰士,用刺刀挑開肚子,腸子里都是糠糠菜菜,挎包里只有幾把棗兒呀……現在鬧饑荒,八路軍餓著肚子,連把樹葉都不能捋,怎么能行呢?”聶榮臻回答說:“不拿群眾一針一線,這是八路軍的紀律。請鄉親們放心,我們正在想辦法解決部隊的糧食問題。”后來,《樹葉訓令》不僅沒有被收回,還被傳達到了晉察冀軍區的其他部隊貫徹落實。在困苦的環境下,晉察冀抗日根據地軍民團結一致,通過大生產和節糧運動,終于渡過難關。從那時起,當地也流傳著一首歌謠:二月里寒食柳芽黃,三月里谷雨楊葉長。家家戶戶采樹葉,一春樹葉半年糧。精打細算度春光,節省糧食交公糧。子弟兵吃飽好打仗,支援前線第一樁。這一道未收回的訓令,這一首質樸動人的歌謠,正是晉察冀邊區軍愛民、民擁軍,軍民魚水情深、休戚與共的真摯體現,是黨群、干群關系的優秀典范。(來源:河北黨史)

西柏坡紅色之旅:一汽先進人物“奮斗新征程 建功新一汽”西柏坡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