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Q:84136144(王老師)
郵件:84136144@qq.com
培訓基地
1、革命圣地西柏坡
2、石家莊祥泰路66號
在滹沱河畔的西柏坡紅色教育基地,城建集團50名黨員干部整齊列隊,凝視著毛澤東同志舊居墻上的《甲申三百年祭》批注。1949年黨中央進京前,毛澤東在這里提出"兩個務必"的著名論斷。培訓導師講述了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周恩來總理在西柏坡時期使用的搪瓷缸用了12年,補了又補卻堅持不換新,這個細節讓學員們深刻體會到八項規定精神的歷史傳承。
"看到七屆二中全會會場的木桌椅,再對照專題授課中通報的違規案例,更理解了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深意。"參訓干部李組長在研討會上感慨。作為國家級西柏坡干部培訓基地的經典課程,《西柏坡:立規矩的地方——從"六條規定"到"八項規定"》專題講座,通過對比黨中央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紀律要求,揭示了從嚴治黨的一脈相承。
教學團隊精心設計的"初心之路"包含三個教育節點:
1.北莊村的棉被故事:1947年中央機關借住村民家中,臨走時將所有借用的棉被拆洗縫補如新,這種"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作風,正是當下整治微腐敗的生動教材。
2.正定縣的餐桌記憶:習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期間,下鄉調研堅持"四菜一湯"標準,與當前整治違規吃喝問題形成歷史呼應。培訓中特別安排學員體驗"憶苦思甜飯",從舌尖感受作風之變。
3.石家莊解放紀念館的軍令狀:展柜里泛黃的《入城守則》明確規定"不準私受饋贈",與城建領域廉政風險防控形成跨時空對話。
在結業儀式上,集團黨委王書記強調:"西柏坡干部培訓不是簡單的歷史回顧,而是要像革命前輩整理進京行裝那樣,經常對照八項規定檢視自身。"學員們將"辦公用房測量儀""公務接待清單"等實操工具裝入"廉政錦囊",這些源自西柏坡紅色教育基地的創新教具,已成為防范"四風"問題的預警器。
此次培訓創新采用"情景還原+案例對照"模式,在石家莊解放紀念館的模擬指揮部中,學員們分組完成"特殊黨費管理""工程招標監督"等情景推演。這種沉浸式教學使八項規定從條文轉化為具體工作方法,參訓人員合規意識測評優秀率提升至92%。
(作者:西柏坡紅色教育基地杜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