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Q:84136144(王老師)
郵件:84136144@qq.com
培訓基地
1、革命圣地西柏坡
2、石家莊祥泰路66號
在90多年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實踐中,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創造了獨特的紅色文化。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的價值追求和中華民族精神內涵最生動的象征,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生動體現。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深入挖掘紅色文化的內在價值,大力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從中汲取昂揚奮進、團結拼搏的精神動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弘揚紅色文化,更要高度重視對青年一代的教育引導,筑牢德育根基。
加強保護,建設好紅色文化的德育基地。紅色文化是由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理論、革命經驗和革命精神形成的革命傳統。那些歷經風雨、飽經滄桑的革命舊址、舊居等是紅色文化的物質載體,要充分發揮它的教育作用。地處湘南的宜章縣是一塊孕育革命烈士的紅色熱土。這里有鄧中夏故居和烈士公園、湘南起義指揮部舊址、湘南年關暴動舊址、宜章烈士陵園、中國工農革命軍后方醫院舊址等紅色資源。加強革命舊址的保護,把這些舊址建設成為紅色文化的德育基地,意義十分重大??梢砸試壹壷攸c文物保護單位湘南年關暴動指揮部舊址為重點,積極爭取項目、多方籌措資金,對一系列革命舊址、舊居進行大規模修繕、還原和消防、安防工程建設,同時堅持在這些地方開展緬懷先烈清明祭掃、入黨入團現場宣誓、重要節慶現場參觀、征文比賽現場采風等主題教育活動,深化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效果。
加緊研究,整理好紅色文化的本土資源。紅色文化是一種精神文化產品,更是一種寶貴的教育資源。新形勢下,加緊對紅色文化本土資源的整理與研究,不僅能更好地發揚它的革命優良傳統,也能更好地發揮它的德育功能?,F實生活中,許多年輕人尤其是青少年學生對這些知識知之不多,造成了課堂教育與現實生活的脫節。教育家加里寧說:愛國主義教育是從深入認識自己的故鄉開始的,家鄉是看得見的祖國,祖國是擴大了的家鄉。宜章是一片紅色的熱土,是湘南起義的策源地和首義地,誕生了工農革命軍第一師,建立了中國第一批蘇維埃政權,湘南起義宜章年關暴動指揮部舊址被列為全國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點)之一,紅色文化底蘊和歷史文化資源都非常深厚。加緊《挖掘本土資源,開發魅力宜章校本教材》的研究與開發,作為縣級本土教材的補充,進行本土知識教學,可以把愛國事件講近了,把愛國人物講親了,可以加深青少年對家鄉的認識,培養建設家鄉、振興中華的遠大志向。
加大宣傳,鞏固好紅色文化的思想根基。通過加強革命歷史、傳統文化、國情社情等愛國主義教育,幫助青年一代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筑牢抵御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腐朽思想侵蝕的思想道德防線,是我們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和重要命題。宜章是朱德、陳毅領導湘南起義的策源地,全縣有3780人跟隨朱德、陳毅上井岡山,解放后被國家民政部認定的革命烈士有1670人。有中國共產黨創建時期領導人、工人運動杰出領袖鄧中夏等眾多革命先烈與前輩,他們為中國革命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在宜章這塊紅色土地上,也留下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陳毅、鄧小平、彭德懷、陶鑄等許多偉人和中央領導同志的足跡。結合這些革命事跡與故事,在全縣范圍內深入開展紀念長征群眾文藝匯演、書畫比賽,舉辦莽山杜鵑花節、全縣文化藝術節,承辦省市大型主題活動,精心打造騎田大舞臺群眾文化活動品牌,把騎田大舞臺引入機關單位,搬下基層社區,最大限度地使紅色文化活動進學校、進社區、進村莊,不斷激發全體民眾尤其是廣大青少年愛家鄉、愛祖國的熱情,使中小學德育成效落地生根、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