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Q:84136144(王老師)
郵件:84136144@qq.com
培訓基地
1、革命圣地西柏坡
2、石家莊祥泰路66號
在太行山麓的滹沱河畔,?西柏坡紅色教育培訓中心?迎來了一批肩負使命的中青年干部。他們跨越歷史的烽煙,走進這片紅色熱土,在專題授課《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引領下,以“歷史與現實”的對話、“理論與實踐”的交融,開啟了一場淬煉初心、賦能使命的精神之旅。
走進?西柏坡干部培訓?的課堂,七屆二中全會舊址的木桌板凳、泛黃的《人民日報》創刊號,將學員們拉回1949年那個“進京趕考”的春天。專題授課中,專題授課老師以黨中央“一不發槍、二不發糧,只靠電報指揮千軍萬馬”的案例,闡釋中國式現代化蘊含的“獨立自主”基因;用“土地改革中農民滿意”的歷史細節,詮釋“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本質要求。在復原的軍委作戰室場景里,學員們感受化身“戰略參謀”,從三大戰役的決策邏輯中領悟“堅持系統觀念”的當代價值。正如一位學員所言:“西柏坡精神不是教科書上的鉛字,而是破解現實難題的密鑰。”
培訓課堂從西柏坡延伸至正定。在塔元莊村,學員們實地考察“半城郊型經濟”發展模式,從習近平總書記早年的基層實踐中,學習如何用“小切口”推動“大戰略”;在正定古城修復現場,文物活化與文旅融合的創新案例,生動演繹了“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協調”的深層邏輯。?西柏坡紅色教育培訓中心現場教學中,干部們圍繞縣域經濟、生態治理等議題,探討制定政策方案,在爭論與博弈中體會“精準施策”的分寸感。這種“歷史現場+現實戰場”的教學設計,讓中國式現代化的特征從理論維度落地為可操作的行動指南。
在專題研討環節,“新時代趕考”引發深思,?西柏坡干部培訓?通過現場教學的模式,讓學員感受著在角色代入中錘煉決策能力。一位參與鄉村振興工作的干部感慨:“土地改革中‘丈量土地要精準到壟溝’的歷史經驗,讓我意識到產業規劃必須尊重農民首創精神。”結業儀式上,學員們帶著寫滿承諾的“趕考答卷”,帶著西柏坡的智慧重返改革一線。?
從西柏坡紀念館到正定新城,從“務必謙虛謹慎”的告誡到“推進共同富裕”的實踐,?西柏坡紅色教育培訓中心?以紅色基因賦能干部成長,構建起貫通歷史與現實的能力淬煉體系。當學員們帶著“趕考永遠在路上”的清醒踏上歸程,他們不僅是西柏坡精神的傳承者,更將成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破題者。在這條充滿光榮與夢想的征途上,新時代“答卷人”正以歷史主動精神,書寫著無愧于時代的嶄新篇章。
(作者:西柏坡紅色教育基地杜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