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Q:84136144(王老師)
郵件:84136144@qq.com
培訓基地
1、革命圣地西柏坡
2、石家莊祥泰路66號
太行東麓,滹沱河畔,?西柏坡紅色教育基地?宛如一座永不褪色的精神豐碑。這里曾是中國共產黨"進京趕考"前的最后一個農村指揮所,如今作為全國黨員干部的精神殿堂,?西柏坡干部培訓?正以獨特的紅色密碼,為新時代干部教育注入澎湃動力。
在?西柏坡紅色教育基地?的革命舊址土坯房之間,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的回聲依然清晰可聞。"兩個務必"的鏗鏘誓言穿越時空,在新時代干部心中激起層層漣漪。學員們駐足毛澤東提出“進京趕考”的院落,透過斑駁的桌椅,深切體會到“決不當李自成”的歷史警醒。中央軍委作戰室內,泛黃的軍事地圖與八項規定專題展陳形成鮮明對比——從“一桌農家菜接待蘇聯特使”的簡樸傳統,到新時代從嚴治黨的紀律鐵規,?西柏坡干部培訓?用歷史與現實的雙向叩問,筑牢干部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
廉政教育館內,一組跨越時空的賬本震撼人心:中央機關每月辦公經費的決算表,與違反八項規定精神的典型案例并列展示。這種強烈對比讓學員深刻領悟,艱苦奮斗的傳家寶在任何時代都不能丟。當指尖拂過西柏坡時期手寫的《經費管理制度》,新時代干部對“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有了更真切的認知。
?西柏坡干部培訓?構建起貫穿紅廉基因的教育矩陣。在七屆二中全會舊址的黨旗下,學員逐字重溫毛澤東“不做壽、不送禮”等六條規定,這些“最初的紀律”與新時代八項規定形成歷史呼應。情景教學《從六條規定到八項規定》通過角色扮演,讓干部在歷史對話中理解從嚴治黨的一脈相承。
"重走支前路"體驗教學增設廉政考驗環節。學員在運送“軍糧”途中面臨“老鄉硬塞土特產”等情景模擬,必須在群眾感情與紀律紅線間作出抉擇。這種沉浸式教學將八項規定具體要求具象化,使“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紀律傳統煥發新的時代價值。
專題研討聚焦作風建設新挑戰。圍繞“形式主義新變種”“隱形四風辨識”等課題,學員結合八項規定實施十年來的典型案例展開辯論。這種帶著問題學、對著案例悟的教學設計,讓紀律教育從紙面要求轉化為行動自覺。
?西柏坡干部培訓?的現場教學,讓學員深切感受到在實踐中強化紀律意識,讓“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傳統升華為“不給基層添負擔”的現代治理智慧。
面對數字化時代的廉潔新考卷,培訓課程創新融入“云端四風防范”等內容。通過剖析電子紅包、快遞送禮等新型違紀案例,干部們清醒認識到:斗爭形式在變,但“兩個務必”的精神內核永遠是指路明燈。結業儀式上,學員在五大書記銅像前簽署《作風建設承諾書》,將西柏坡的清風正氣帶回工作崗位。
站在?西柏坡紅色教育基地?的瞭望臺,滹沱河水奔流不息。這片土地上傳承的紅色基因,正通過?西柏坡干部培訓?轉化為新時代從嚴治黨的生動實踐。當萬千學員將八項規定精神融入血脈,新時代的“趕考”征程必將續寫“不褪色、不變質”的輝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