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Q:84136144(王老師)
郵件:84136144@qq.com
培訓基地
1、革命圣地西柏坡
2、石家莊祥泰路66號
在建黨104周年前夕,市檢察院組織干警赴革命圣地西柏坡開展"傳承紅色基因 鍛造檢察鐵軍"主題教育培訓。本次培訓由西柏坡干部培訓學院精心設計教學路線,通過"西柏坡-正定-石家莊解放紀念館-河北省博物館"的沉浸式學習,讓學員在歷史現場感悟初心使命。
1949年3月23日,毛澤東主席在中共中央即將離開西柏坡時,意味深長地說:"今天是進京趕考的日子。"在西柏坡紀念館,干警們駐足在一盞斑駁的馬燈前,帶班老師動情講述:這盞燈曾照亮周恩來總理連續工作72小時起草《共同綱領》的夜晚。當時辦公條件艱苦,工作人員用紅藍鉛筆在香煙盒背面記錄會議要點。如今,西柏坡紅色教育正是要傳承這種"兩個務必"精神,新時代檢察人更應保持"趕考"清醒。
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學員們來到正定縣塔元莊村。村史館里陳列著1983年習近平同志擔任正定縣委書記時使用的舊自行車和調研筆記。當地老人回憶,那年寒冬,縣委書記把辦公室的棉門簾拆下來送給五保戶,自己卻感冒發燒。這個故事與當年紅軍"半條棉被"的故事交相輝映,讓干警們深刻體會到:"檢察為民"不是口號,而是要像西柏坡干部培訓學院倡導的那樣,把群眾冷暖放在心上。
在石家莊解放紀念館,一份泛黃的《石家莊戰役政治工作指示》吸引了大家注意。1947年,晉察冀野戰軍為保護城市設施,首創"挖地道炸城墻"戰術,最終以傷亡6000余人的代價換來華北重鎮解放。當聽到地下黨員用收音機零件組裝電臺,在敵人眼皮底下傳遞情報的故事時,從事技術工作的檢察干警小張感慨:"比起革命先輩的智慧,我們破解電子證據難題的條件好太多了!"
河北省博物館"抗日根據地司法展"讓學員們倍感親切。展柜里1938年晉察冀邊區頒布的《懲治漢奸條例》,堪稱人民檢察制度的雛形。最令人動容的是某根據地檢察長王懷安的故事:他在敵人掃蕩時堅持帶著案卷打游擊,用扁擔挑著全部家當輾轉辦案。帶隊的李檢察長在現場座談時說:"這次西柏坡紅色教育讓我們找到了人民檢察的根,這些珍貴史料應該成為入職培訓必修課。"
結業儀式上,干警們將寫滿感悟的紅色明信片投入"時光郵箱"。正如西柏坡干部培訓學院院長在總結時強調的:"紅色基因不是博物館里的標本,而是需要代代相傳的火種。"通過此次培訓,學員們不僅系統了解了黨中央在西柏坡時期的偉大實踐,更在古今對話中堅定了法律監督的初心。新時代檢察人必將把學習成果轉化為"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的實際行動,走好屬于我們這代人的趕考路。
(作者:西柏坡紅色教育基地杜老師)